原来,放弃比坚持更难
十月已过去十天,好像什么都没做。到今天才读完一本纸质书,却写不出什么像样的读后感。国庆长假有出去玩,有好友相聚,有陪伴家人,随便一件都值得记录的事情,我却仅仅只是让它过去,没有留下太多只言片语。
当昨晚听完《认知驱动》一书后,我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重度懒癌症复发,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浪费光阴。想想上个月底听《认知觉醒》时的激动,听完后真正改变的还是太少,但这两本书内容是真好,值得二刷。干脆再来听一遍。
想看的书太多,想听的课也不少,但是行动呢?改变需要真实有效的行动,而不能只是说说而已啊。
上半年,经历了生完二胎后短暂的生命觉醒,趁着产假利用大量时间读书学习,顺便开始减肥,最后的确有所收获。体重从130斤减到95斤斤后至今虽小有浮动,但从没过百。可是那颗必瘦的决心没了,总是找借口想吃零食夜宵,吃完又自责,什么时候才能不把吃喝当作自己生活中的重要事件?
减肥刚开始没多久就公开写作,包括生活所感和学习收获,过多的表达不要求质量,只要一直写。写到没有什么动力,写到不再想写减肥日记,最后的最后,减肥话题还会忍不住提,公开日更却没有再做。
我写别的,哪怕没人看,想记录生活中真正有意义的事。尤其九月份产假结束重新上班后,再教一年级感觉还是不一样的。
我继续为学生申请公益赠书,为学生讲绘本,给家长写信。可是,刚开始信心满满,现在却找不到坚持的意义。
不对,坚持一定有意义,只是我还没找到真正把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做好的方法。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如何应对学生的纪律卫生习惯成绩等问题?
答案在行动中。
原来觉得坚持公开日更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让我的文字变得更有意义,却不想,当我的内在精神世界没达到一定的丰富程度,我的表达并不能完全尽如我心。该写的写不好,想写的不能公开发,于是,日更变成了私密日记。
给家长写信的出发点没错,但写出来的文字是否经过深思熟虑,是否值得家长参考,这都值得我反思、慎重。
还能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看书,还有早上一睁眼就想写点什么,还会抽空就想快走锻炼。这些做的不算太好却不舍得放弃的小习惯,证明我还有救,不算太差……
那,能不能再好一些?能不能与自己的坏情绪和解?能不能看到身边人和学生的闪光点?
是能做到的,只要我不放弃真正的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