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乐评人”与由之联想到的
刚刚看了《我是歌手》,里面自然是各路音乐好手使出浑身解数,为个名次挣得“头破血流”,场面好不精彩,我这里就不赘述了。
然而,里面有一个环节让我觉得较为疑惑,那就是每个歌手唱完之后必然会有几个乐评人对音乐进行点评,虽然场面衔接得极为自然且和谐,但我还是引申出了一个疑问,这个“乐评人”到底是干什么的?
首先,乐评人一定不是一个职业,不会有谁是写听歌感想来混饭吃的,注意,这里说的是纯粹的感想,比如“XXX这一次唱到我的心里去了”、“他就把整个场面给撑了起来”、“气场就摆在那”云云。
其次,乐评人也一定不是一个特定的类群,也就是说,一定没有谁会给自己的标签里贴上“乐评人”这三个字的。不然《我是歌手》里那几位说话的老师,第二字幕上也不会打的是什么“恒大音乐CEO”,“DJ某某”,“音乐制作人”之类的了,直接搞个“乐评人”或者挂个羊头“乐评师”、“乐评家”倒是还简单点了。
再者,乐评人也不存在生存的土壤,换句话说,我们的生活里不需要任何乐评人。周恩来在60年代初的一个文艺座谈会上说:
四川人喜欢看评戏,需要你上海人同意干什么?
很简单的道理,对绝大多数城乡结合部的劳动人民(绝非有任何贬义的成分,只是简单的划分),古典音乐自然是“好”,但是这怎么样的好呢?是欣赏不来的那种好。
同样的,《爱情买卖》、《那一夜》、《小苹果》之类的受最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神曲,难道就一定是“不好”的吗?这个好与不好怎么界定?再延伸一些,需不需要进行这种界定?
古人就有云“对牛弹琴”,讲的是一个琴师拿着筝对着牛在弹,你说这牛能欣赏的来吗?再不可知一些的话,这牛搞不好站的角度还和批判《爱情买卖》的乐评人一样,“你弹得是什么破曲子”。
还有“曲高和寡”一说,这个成语也挺有意思,我们分解来看,“曲高” 而 “和寡”。“曲高”表明了什么呢?也就是大家知道这个东西啊,这个曲子啊,是很高深的曲,是很有内涵的,用父母教导小孩的话来说,就是这是“好”的,但为什么既然是好的,来和声的反而少了呢?这明显是因为大家不熟悉这曲子,很少听,为什么呢?可以说是因为大部分人的鉴赏水平是跟不上这种高深的曲子的,更本质一些看,我为什么一定要听这种很leet的曲子?仅仅是为了表明我鉴赏能力高吗?
也就像荷花一样,“可远观而不可亵玩”,我们只能从局外人的角度上觉得这些音乐是好的音乐,西洋的古典音乐、中国的传统乐曲,除了那群立志砸毁一切旧事物的文化斗士,你说会有谁去自发地去排斥这些东西呢?
现在还有的先锋音乐家搞的实验音乐、氛围音乐、极简音乐,比如像约翰·凯奇的那“首”著名的“音乐”《4分33秒》,你说大家难道不知道这些音乐是很高深的吗?当然知道,但所谓高深也是相对的。表面上,这些音乐里都带有很强的仪式感,简书上不是有篇文章说的798里面的那群行为艺术家吗?打扮入时正解地小伙子喝自己的呕吐物、一个老妇人去滴蜡烛…… 这些很像是上面说的实验音乐,会让人觉得很诡异,其实这些艺术作品根本就不是用来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的,更多的是用来满足艺术家自我实现的需求的。
我不得不想一下,要是还有个“行为艺术评论家”的话,说:“喝呕吐物让人感觉十分震撼”,这自然是废话。说:“他的这种行为整一个就将我们带入进了他的精神世界里”,得,您自己进,我给您开门,走好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