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腹黑”乾隆:盛世背后的阴暗

2023-05-05  本文已影响0人  大盗东门吹风

《微观清史100日》读书笔记

康乾盛世到了乾隆手上,已经到达了顶峰,所谓盛世修书,乾隆希望通过修书,作为文化事业,传之于后代,好让后代人知道他重视文化。

于是1772年2月7日,乾隆皇帝公开下令求书,这套浩大的《四库全书》就此拉开帷幕……

为了鼓励民间上交各种善本,乾隆还制定了一项奖励政策:上交图书500种以上的,赐给《古今图书集成》一部,上交图书在100种以上500种以下的,奖励一部《佩文韵府》。

但在征集过程中,乾隆却下令销毁大量他认为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累计全毁2453部书,抽毁402部书,毁版50部,销毁石刻书24部,还要求对没有收录《四库全书》的书目,只能登记在册,不得刻印传播。

鲁迅对此评价可谓一针见血:《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树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骨气的人……

这是其实就是对中华文化的阉割!

当然,与此同时开始的,还有文字狱。乾隆朝的文字狱是最为严重的,尤其是在《四库全书》征集图书的过程当中。

但文字狱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作者说其实大多数都是汉人打小报告,揭发检举后,乾隆再借题发挥的。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江浙、徽州一带的学子考试能力较强,朝堂上江浙皖出身的人占相当一部分,所以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就去买他们的文集,从中找问题,来打小报告。

这也是乾隆乐于看到的一面,毕竟下面斗得越欢,他皇帝的宝座也就越稳定。

确实,对于这位自认为文治武功全才的“腹黑”皇帝,着实让人爱不起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