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清明节里

2020-06-24  本文已影响0人  时间听得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年清明时,一到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就会平添了冷清,平添了孤单,平添了清忧怨寒的氛围。"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心境就会被这一节日刻画的格外突出,对故人的哀思之情也会更加深重了。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气。作为节气,清明时期正是我国大部地区,万木凋零的寒冬已经过去,风和日丽,莺飞草长,柳绿桃红,生机勃勃故称之为清明。因为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农谚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正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其次,清明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大家大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们、想起他们和缅怀他们。

    每到清明,往往就会有如丝如缕的春雨绵绵,这仿佛是我们对已故亲人们的哀思,用这细雨化解对已故亲人的无尽倦恋,这时我们也会想起贺铸的巜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因为自已心上缭绕的那点说不清道不明忧愁被贺铸描写的格外清朗明了。当然,这时的忧愁不是闲愁,而是实实在在的忧愁,这清明时节祭奠祖先追思过往美好的忧和愁。"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也正是清明的来临,总会牵扯起许多人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勾起许多人对故人与往事的追思和怀念,同时又会升华自己心灵深处的惆怅和感叹。而在面对思亲念朋的几许愁,面对阴阳相隔的几多忧,在面对现在和过去的几多情时不知又会有怎样的感悟和作为呢?

    所有的节日中,清明节是最特有意味的,因为有了它才有血脉的倦恋,有了它才会有亲人们走后的魂牵梦萦,有了我们在长辈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懂得的那些深深的忏悔,有了它,才会有失去亲人的无比悲痛,有了它,才会有我们夜半凉醒的深深惆怅,有了清明,我们才可以去愐怀、可以去祭奠……也可以告诉那些父母俱全的人,能做多少就做多吧!我们可以在风清景明的日子里采一朵花、种一棵树亦或放一只风筝、仰望一朵流云,去踏青,去荡秋千……在春的生机中去告慰心中最深沉的哀思和寄托,让我们的魂魄能和所有的己故亲人在草丛中、百花间、小河边,树林里、白云间相逢……

    孔子言:  "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爸爸妈妈的生日,做子女的不可以不牢记在心。一则为他们的长寿感到高兴,二来也为他们年事已高感到忧心忡忡。漫漫红尘中,忙碌的生活几乎让我们无暇享受亲情!而亲情,自古是人们赞颂的主题。世界上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界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所以请及时报答我们的父母,不要等到亲已不在时,才悔不当初阿!

父母的恩情是沉重的,在这个物质的世界却显得那样苍白而又珍贵!父母的爱,也是我们无法偿还的。常回家看看吧!当父母望着离别多日的儿子,拉着他那宽大的手时,每一个笑容,每一个眼神,每一声呼唤,都觉得很幸福,儿女哪怕陪父母只是坐下来听听他们的絮絮叨叨,陪他们回忆听了无数次的故事,都会令他们感到欣慰和幸福了。不能回家时,就打个电话吧!那怕只是一句轻轻的问候,问一声还好吗?问一声平安吗?告诉她们儿女还想念着他们,又谁知不是他们期盼许久的安慰呢?回家吧,因为家人们在那里,要好的同学在那里,儿时的玩伴也在那里,怎能不留恋?怎能不怀念?这仅仅为了爱故乡吗?因为在故乡有人把我们牵着呢,殊不知在远方的你也是他们时时的牵挂和依恋……

      一捧黄土,一杯老酒,三支香烛,几把纸钱,怎表挂念?人已故去,天亦有情。何况人呢。人生七十古来稀,子女成人自立,父母逐渐衰老,尽孝时日就越来越少,"是以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知而喜者,亲得寿考,子能承欢也。知而惧者,父母之年愈高,在世之日愈少,深惧子欲养而亲不在,事之愈当谨也"。

      清明,多少人能清,多少人能明,又有多少人悟出其中人生哲理,在我看来清明时节其实更是洗人心之时,《抱朴子》曰: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其实,革面容易,洗心尤难,易都天天做,难者难得为,常洗心常清,常洗心向善,常洗心才净,长洗心能明。

    清明节有几多能清?几多能明?也许清明在各自心中!

 

      若无所牵挂,更何所依恋? 我若在世,定待你如已,我若不在,你应坚强!

    2020.03.30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