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村拾贝齐帆齐微课第6期写作特训营(齐帆齐商学院)

那年那月(三)

2021-09-10  本文已影响0人  三月娥子

    父母给了我体面的生活

家乡的山

班委咸蛋螃蟹留言:“大部分农村孩子都向往外面的世界,努力学习想改变现状并走出去。你们家挺不错的。”

我们家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差,那时侯好像家家户户区别不大,家庭条件好的也好不到那去,人们都是解决温饱问题,好的人家就是常年能吃上麦面馍,差的就是杂粮夹杂着吃,我们村没有谁家存在没有粮吃出去讨饭的情况。

我们村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虽然是山村,大部分土地都是平地,沟坡地少,乡亲们勤劳朴实。听老人们讲由于和工业城市铜川离得近,是周围通电最早的村子,曾有“小北京”之称,在我父母那一代吸引得东边,南边向阳村子的姑娘们纷纷嫁来,要知道我们这流传这样一句话“应往南挪一尺,不往北挪一砖″就是姑娘们找婆家的口头禅,因为有粮吃,有电灯,也使好多姑娘打破常规,我妈妈就是其中之一,真是“家有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衣食住行衣为首,那时候能喂饱肚子应为首,至于衣服人们都不大讲究,有的人可能也没有换洗的衣服,在我的伙伴中大有人在,一年到头黑黝黝,脏兮兮,脚趾头常年露在外面,应该是没有多余的衣服和鞋子。

在我的印象中,我是应该有两套衣服换着穿,我的父亲是个勤劳而又聪慧的人,他会从后山上采来树条子,木条编成框子,做成钗等农用工具去集市上卖,换来零用钱,使家里的日子不至于紧紧巴巴,过年时都会给我做套新衣服。到年底实在没钱买布料时,妈妈会把她陪嫁的棉衣棉裤拆掉给我改成新衣服。

父亲会裁衣服,所以改衣服不成问题,现在我的脑海里还存着父亲给人裁衣服的情景。过年前那几天家里的人络绛只绝,人人手里都拿着布匹,让父亲给他们的家人孩子裁衣服。

我的妈妈针线活做得好,记得我穿着妈妈做的鞋子,总会听到邻居、同学的夸赞,说我的鞋好看,漂亮,我也觉得有的伙伴的鞋确实鞋底抽着,鞋绑扭着,印象中我的鞋子有红绒面的,黑绒面的,花绒面的,妈妈把鞋带再用不同的颜色点缀下,看起来就漂亮多了。妈妈还会把剩的小布块缝在一起连成大片的布给我做成书包、马夹,穿起来漂亮极了,往往是我穿完弟弟妹妹们接着穿,我们都长大了,我还见过马夹压在妈妈的箱底里。

父亲的勤劳聪慧,母亲的心灵手巧,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让我拥有了体面的年少时光,我没有过衣不敝体的时侯,所以在我年幼的心田里没有种下农村苦,农村穷的念头,我是无忧无虑的,我的心灵是满足的,我的思想是单纯的。以至在我的人生中,我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衣着得体,体面地面对每一天。

今天的我应该感谢家乡青翠的大山,美丽的一草一木,淳朴的乡亲,还有我可亲可敬的父母,让我拥有了纯真的少年时光,才能保持一颗初心,面对着应对着纷繁的世界。

齐帆齐商学院强化训练营笫六期打卡第(19)篇,非主题打卡1070字,累计25964字。


你好,我是三月娥子,爱好写作,喜欢文字,旅游,观影,跑步,孕温暖、清澈、文雅之文字抒写情怀。我的简书号“三月娥子”,公众号是《蕊落如紫雪》,欢迎围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