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围绕利益在重演着!
今天想用李唐王朝宣武门之变的三位主角--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来聊聊这个话题。
唐朝开国皇帝与历代皇帝没啥区别,也是有很多妃子,所以子女自然也多,史书记载有22个儿子与19个女儿共41个孩子。这如果放到普通人家,在能养得起的前提下,绝对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是放到帝王之家--刚刚打下江山,多子就是一种潜在的悲剧!
这么多儿子为啥么只有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才有争斗呢?是否其他人都是兄友弟恭?是否其他人都对权利没欲望?身在帝王之家,首先考虑的是保命在论其他--亲情!
我自己揣测下大概有这么几点吧:
1、打江山创业时:需要正处在能自保的年纪,才能去积累功绩,最后才有机会去奢谈其他
史料记载,李渊在公元618年5月起兵反隋前就只有四个儿子出生了,分别是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小说演义为李元霸)、四子李元吉。
【李建成】
出生于公元589年,正值29岁青壮年时间,体力和精力都处在最好的时候。在李家打江山初期为左三军统帅,一路率军取西河、战霍邑、守潼关、破长安。唐朝建立之后,李建成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坐镇长安,处理政务。
【李世民】
出生于公元598年,正值20岁最有冲劲与野心的年龄。史载李世民少年就从军,并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玄霸】
出生于公元599年,死于公元614年。
【李元吉】
出生于公元603年,15岁的年龄就如当下的初中毕业生,叛逆的年龄段。史书上说他猜鸷骄侈,但其人骁勇,擅长使用马槊。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留守太原。由此可见,这也是一位有能力的人。
2、分猪肉时:要想上桌玩牌,不仅仅只是算计自己的利益,还必须能代表其他团体的利益
历史上的李建成是李渊心目中最合适的继承人。主要是李建成有下面几点才能:
1、有很高的军事才能,史书记载其在面对突厥人时也从未打过败仗。
2、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在霍邑之战,李建成献策斩杀隋将宋老生,歼灭两万隋军精锐;之后潼关之战,李建成又大败隋名将屈突通,守住永丰仓。这些都是李唐王朝的奠基之战。
3、有很强的理政治国才能。代李渊坐镇长安监国,代理朝政,统筹全国兵马的粮草而未有任何差池。
在李渊的有意培养与李建成自己的努力过程中,其树立了自己的地位,并且身边聚拢了一大批代表当时门阀势力的优秀人才,武有薛万彻、冯立、马三宝,文有王珪、魏征等。显然李建成已经成为关陇门阀的利益代言人。
在嫡长制的封建王朝,作为老二的李世民显然是得不到这些优质资源的青睐,所以他只能从门阀庶出子弟或平民阶层去挖掘人才。并且通过不断的征战来获取军功,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同时笼络自己的班底。秦王府的文武人才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积累起来的,诸如房玄龄、杜如晦、于志宁等。显然李世民已经成为相对底层的一批人的利益代言人。
至于李元吉,据史书记载其倾向于李建成,也是门阀利益代言人。
3、享受成果时:格局已成,对李渊其他儿子而言,保住命去享受才是关键,争已经是风险与收益不成比例的方式了
至于李渊的其他儿子,大部分是在李渊创业成功后出生的。一是在李唐王朝的建立过程中未立寸功,二是除了一个王的称号没有任何的实力,三是刚刚结束了隋朝乱世,大家都是要享受成果的时候,没有哪方势力愿意再支持其一位王来增加局面的复杂度。
另外,生在帝王之家的人,智商方面咱放下不说,但眼界决定不低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家要忙着分猪肉,追求斗而不破--是没谁来支持一位没资历的王去与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他仨相斗的。所以,选择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最优解。
总结
看历史,更多地还是要透过史料看背后的人心、地位及其相关利益,如此才能让后人汲取到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封建时代,兄弟与父子在面对最具诱惑力的权力时,这些都可以割裂的,与当下的富豪家族为争财产继承权而闹得各种丑剧,其实是同一个道理。所以说历史总是在换个方式重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