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爱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想法

“会讲故事”从来不是一种天赋

2019-07-19  本文已影响1人  静静知一

2015年,网剧《心理罪1》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看到结局那一集之前,我只是把它单纯的当做一部用来消遣的推理剧,绝对想不到4年后的今天,我还能时时想起。

一直以来我都是原著党,因为从来没有遇到过比原著小说编的好的电视剧,电视剧可能连原汁原味都还做不到,更何谈改编升华了。但是我认为网剧《心理罪1》的改编超越了原著。

原著中一开始就挑明了男主角方木女友的死,但是在网剧中,女友一直是存在的,直到最后一集进行到女友死亡的案子,才让观众惊觉:女友早在第一集之前就死了,每一集出现的女友都是方木的臆想。震惊的我回头去翻前面的剧情,才发现的确每次女友出现都是方木自己独处或者没有说话的时候。

滴水不漏啊!最后一集之前,女友的场景完全没有不自然;最后一集之后,女友的出现也依然符合剧情。

(应该很多人不能接受这样的改编,所以第24集在爱奇艺上已经消失了。但对我来说这一集让《心理罪》意义非凡了起来。)

这就是创作的特殊性,这样的剧情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但是由于剧本非第一视角的参与感,才能达到让观众知道真相后的讶异效果。


要写好小说,绝对不能把它当成单纯的叙事文来写,它也需要很多技巧和戏剧手法,《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通过37堂课,65个小说案例,用非学院式的论述口吻,生动地把技巧教给读者。

你会知道,写文章讲故事绝对不是百分百跟天赋挂钩的,它其实是有章法的,也可以靠后天的学习来写出让读者回味无穷的故事。

《小说课》作者许荣哲,你多半不知道他究竟写过什么著名的小说,但你只要知道他每年在台湾办300多场写作培训:他讲的故事,比他写的好听。九把刀称他为偶像,罗振宇称他为最适合中国人的故事入门教练。

普通故事像裹脚布一样折(lang)磨(fei)读者的时间,优秀故事能像鸦片一样让读者欲罢不能。

故事入门:小说三要素

不会写作的人写的小说千篇一律都是“两个面貌模糊的人在一个空旷的地方对话。”

人物——

通过场景来描写出人物性格比大费周章描写外貌重要的多。

参考:《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

场景——

每间星巴克都长得不一样,想让文章生动/感动,场景其实是不可忽略可以利用的细节。

参考:《命若琴弦》史铁生

对话——

看得到的对话是水面上的1/8,看不到的对话是水面下的7/8!

参考:《白象似的群山》海明威

招式揭秘:各种艺术处理手法加强小说戏剧性

小说开场很重要!

记得刚毕业不久,我开始在文学网上写文章,自认不是一个文笔惊艳的作者,第一部网文意料之中地没有签约成功。

虽然自己写着故事也可以让我的写作之心得到满足,但写文的人总希望得到承认对吧?

那个时候没有什么通俗易懂的小说课,甚至不流行网络授课。我都是泡在论坛上,看那些已签约的作者回来分享经验。

很多人都提到了前三章一定要抓人,要有爆点。很重要的原因是读者会在前三章决定读不读下去,就算你后面五十章都可以打100分,但前三章只有50分……很抱歉,没有人会浪费时间。最重要的是编辑也只会看前三章。

所以第二次,我刻意地打造了开头,不夸张的说,写前三章花的时间是大纲的三倍。

靠着第二部的前三章,同一个作者账号,我成功签约了。

英国小说家格林的墓志铭:我爱看的是:食物危险的边缘。诚实的小偷,软心肠的刺客,疑惧天道的无神论者。

矛盾和冲突是故事抓人的心脏。

看一个娴熟的刺客完成任务没有什么意思,但是看一个软心肠的人做刺客,便会因为他的性格使得故事更加凶险。

故事时间也是个很好“玩”的梗:顺叙、倒叙、插叙、转场、穿越时空、自定规则、迟滞效应、蝴蝶效应;光《小说课》里进行解说的就有这么多种。

你还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就像我开头说的《心理罪》剧情那样,把读者骗的团团转却不失逻辑,这可是小说体独有的魅力。

剧情的处理也可以很多样:平静之下的冲突、读者知晓而主角不知晓的秘密、三番两次创作法、留白、附会杀人、微弱因果等……

攫取心法:认为“活着是王道”的人不适合写小说

《小说课》中举了一部经典电影《罗生门》,理解人性中“不是只有活着最重要”是让小说具有张力的关键。

芥川龙之介的《竹林中》中,探究武士是怎么死的时候,每个被问话人包括武士自己都撒了谎,难道真相不是最该被追求的吗?为什么连被害人本人都不想说实话?

罗沙的《第三个河岸》中,父亲为何数十年停留在河中央不回家,守候在岸边数十年的儿子为何看到父亲真的朝他而来的时候反而落荒而逃?

三岛由纪夫的《孔雀》中,孔雀为什么一夜之间都被杀了?你又怎么理解福冈”比起被豢养,孔雀只有被杀才是最豪奢“的思维?

理解了他们,才可以理解作者许荣哲口中写小说所需的“黑暗之心”。


会讲故事绝对不只是小说家才需要掌握的技能。

你来仔细想想,如果你在广告业、游戏业或者是公司的管理者,甚至于只是孩子的爸妈,擅长讲故事都可以让你做得更好吧?

母亲给孩子讲故事以传递思想;统治者传播故事以引导民众;老师给学生讲故事帮助理解;让他人理解事物的最好方式,从古至今,都是讲故事

放下“我没有天赋”的借口,看完这本用中外名著故事解释故事技巧的《小说课:折磨读者的秘密》:

最多只需要2个小时,你可以收获的,无法想象。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