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绪,你感知了吗?
孩子的畏惧你看到了吗?感受到了吗?
傍晚的时候,天好黑,眼见大雨就要来到,可是只飘了几点雨滴,就没影了,也不知道下到什么地方去了。
饭后,雷声不断,紧接着,大雨就在闪电和雷鸣中,下了起来。
过了一会,洗衣机的衣服也提示洗好了。于是,我让儿子去晾衣服,他说害怕打雷,不敢。
但我还是想锻炼一下他,希望他去晾衣服,也是希望他能战胜怕黑、怕闪电的情绪。因为刚才有水蚁,所以也没让他开灯。
于是,战战兢兢地,他走出了阳台,可是,刚拿了个晾衣杆又赶紧把门关上,跑了进来,带着哭腔说,“好黑呀”,然后拿个毛巾把晾衣杆包了起来,再次走出阳台。
在这期间,也有让他先把衣服用衣架撑开,然后再拿晾衣杆挂上去。无奈,孩子的速度还是有点慢。
等孩子晾完回来的时候,嘴里不停念叨,冲进了房间,我下次再也不晾衣服了。
过了好一会,他才出来,并带着哭腔说,“妈妈,你知道吗?怎么就这么巧呢?每一次当我回头的时候都能看见闪电。”
“那你为什么不赶紧晾完了回来呢?是害怕?还是好奇呢?”我问。
“不是呀,是后背凉凉的,然后回了下头,刚好雨也飘了过来。”他答道。
我于是打开纱门,让他也出来,起初他不愿意。“那你希望一直害怕吗?”“不希望。”
最后,在我的坚持下,他还是战战兢兢走了出来,我们就这样肩并肩一起站在了阳台。
我给他讲了自己小时候干活时遇到打雷的应对方法,还有从常识去分辨雷声的大小以及闪电的强弱,教他远离变电箱、电线,不要在空旷地带长时间停留等的建筑物等一些安全知识。
慢慢,他的心情开始平复。后来,我问他,“你现在还害怕吗?”“他说不怕了,跟你一边聊天,一边看着天空,感觉好多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喜怒哀乐都在言行中不由自主地表现了出来,可是,作为父母,你有听到或者感受到吗?
就像孩子刚到家闷闷不乐又或者兴高采烈,他有没有主动和你说,你又有主动问过吗?并且,面对孩子的述说,你有看着他的小眼睛听他说吗?或者纯粹只是倾听。
如果没有,或许你该好好反省了。当孩子的情绪没有被及时感知的时候,多次重复过后,或许他也就再不向你述说了。
所以,请别再用所谓的妈妈正忙着,或者有其他事来做借口了。试想一下,如果是你和别人沟通,不被重视了,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如果长期不被重视、不被看见,慢慢你们的感情也就淡漠了,而孩子也将慢慢变得内向、自卑,这时候,你才发觉,再想与他沟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所以,请及时去感知孩子的情绪,并及时疏通,才能让孩子变得更阳光、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