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日记》清风不识字随笔

随笔·散记(八)

2021-12-24  本文已影响0人  艺味深藏

1

有一种雪茄,拿货25块钱一支,烟 草公司建议零售价28块,不过一般的店家都会卖30块,整数好算账。这个价格也不过分。

其实我们周边烟民很少有抽雪茄的,哪怕以前我们店有卖五块钱两支的王冠塑,也几乎没有人买 ,都说抽不习惯。

不过有个开KTV的老板,他说他们那里好卖,150块一支。

啥?150块?!

“对啊,150,”老板说,“本来一开始吧,我们是标价50块一支的,可是根本卖不动呀,我寻思可能太便宜了没人买,你想啊,来KTV消费的,有很多装  逼的人,不看东西只看价格,果然标价150之后,不愁人买,都供不应求了。”

茶茶姐从我之前的文章里得出结论:“假如卖假货,尽量卖贵一点。”现在看来,真货也一样,越贵越好卖,主要看在什么场所卖。

2

有个中年男客,天天来扫支 付 宝,免费领红包,而现在的红包越来越小,没有像一开始还会有几块甚至十几块的,还能买点东西用。

假如他扫了0.87元,就会问:“有没有八毛七的东西卖?”

我说:你买个一块钱的东西也好啊,系统会直接减掉红包,你自己付一毛三就行了。

他不愿意,说先存着,明天再来扫。

第二天扫了5分钱,还是不够用,继续存着。就这样,攒了几天,他说凑够了两块钱,于是自己拿了一个面包吃。

其实我根本没有给他记数,假如他第二天就说够两块了,我一样会给他面包吃。

可是他每天扫完红包,再支付给我,会非常认真地报告一下数字,然后自己累加一下总数。

吃一个不用自己花钱买的面包,他很知足的样子。所有的客人当中,他是唯一一个这么操作的。

而别的顾客,连红包都懒得扫,说领那几毛几分的零碎,不顶用。

3

有个客人来买水杯,他挑了一个陶瓷的,有点年代感的那种。

没有贴价格标签,我也记不住多少钱一个,原本想说八块钱的,可是又怕卖亏了,还是问一下马哥吧 。

结果竟然出乎意料,20块一个,我觉得好贵呀。看这客人的衣着打扮是农民工模样,估计是舍不得买的。

周边工厂但凡过了中年的普工,大部分都非常简朴节约,买个东西也要掂量掂量一下,贵一点是坚决不肯买的。

而这位客人,听到我报价之后,并没有一点惊讶之色,麻利地付了20块,拿着杯子走了。

看来有些人的消费情况,是不能以外表推测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