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可以疗愈
书,是解忧良药,是渡河之舟。
养成阅读的习惯,使我们在面对生活的困厄与磨难时,可自愈自渡。
书读得多,智慧更充足:
季羡林在《一生自在》中说:“书能给人以知识,给人以智慧,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希望。”
这里有个关于知名翻译家李继宏成名前的小故事。
当时他面临养家的压力和对未来的迷茫,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每天都在焦虑和痛苦中醒来。
直到有次看了尼尔·唐纳德·沃尔什的《与神对话》,他看到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思维才一下子开阔起来,对诸如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与自己相处……这些问题都有了新的答案。
随着负面情绪的消失,他开始按照书中的方法和观念去生活,每天认真写作、潜心翻译,日子慢慢也有了起色。
当遇事束手无策时,必会牵引出许多坏情绪。不妨读书,书中总蕴有古今智慧,藏有万千良计,帮我们逃出困局,驱散迷茫。
书读得多,心绪更平静:
人这一生,苦难是底色。但阅读能让我们在面对人世间一切悲哀时,有着不一样的心境,不一样的素养。
王小波曾谈到他去农村插队的故事。那里的生活异常艰苦,他常常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倍感孤独。
唯一让他感到满足的,便是他随身携带的几本书,其中有一本是奥维德的《变形记》。
也正是这本《变形记》,使当时王小波的内心得到极大慰藉,这本书就如长夜遇曙光,成了他枯燥孤独生涯里的救赎。
柴米油盐,人情往来,有苦有恼,我们步履蹒跚地跋涉在泥泞的人间,但就如杨绛先生所说:“读书多了,内心才不会决堤”,浩瀚文字世界,总会让我们安然栖身,帮我们抚平忧愁。
书读得多,格局更辽阔:
“一个心胸开阔、有大器量的人,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你丢进去一根火把,它很快就会熄灭;你丢进去一包盐,它很快就会被稀释”,这是何权峰在《格局》中的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而读书,实际上就是一个让人眼界变得更开阔,格局变得辽阔的过程。当眼界开阔,格局变大,目之所及的是非之事,都会显得微不足道;蝇头蚊足的些微得失,都变得毫无意义。
这便是所谓的,读书的意义。
换言之,其实很多时候,人之所以陷入情绪的漩涡,烦恼不断,追其根源就是读书太少。
一个不爱读书的人,会束缚于单一的三观中,思维固执、认知简单。而一个爱读书的人,则对自我有更清醒的认识,对这个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律有着更加深刻的洞悉。
不论何时,阅读总能帮我们从情绪的低谷中解脱出来,获得挣脱生活泥沼的精神力量。
所以下次情绪不好,不妨多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