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疯人院首届征文专题《守夜人》MOOK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每天一个故事|那就这样吧

2016-09-17  本文已影响225人  生执念

星期一,范筱娟和平时一样,开张营业。

从十六岁那年开始,直到现在,她一直经营着这个小吃铺,已经十八年了。

对外,她总说“这个小吃摊是从爷爷那辈传下来的”。其实,只有房子算是她爷爷传下来的。而且还是拿原本的住宅改造成的。

范筱娟的爸爸以前是卖水果的,挑着两个筐沿街叫卖。后来修路,拆了一片房子,他们家的平房反而变成了“临街房”。于是,便改开小吃铺了。位置算不上多好,不过房子是自己的。这可以节省一笔费用不说,也省去了很多麻烦事情。

范筱娟只是读完初中,便来守摊营业。

父亲去世早,妈妈重病在床,爷爷年龄大了,弟弟年龄又小。

除了她,没有人再能撑起这个家。

那时候,她想着,等过几年,妈妈就好起来了,弟弟毕业有出息了。她也可以去读书,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是,谁能想到,她一撑就是将近二十年!

爷爷和妈妈相继去世了。

弟弟倒是毕业了,却只找了份一个月挣几千块钱的工作。还要依靠筱娟撑着小吃摊赚钱补贴。

筱娟挣得钱不多,但是她很省。这十几年来,新衣服都不曾添过几件。大多是穿别人送的旧衣服。

省下来的钱,给弟弟买了房子,买了车,娶了媳妇。

现在?弟弟娶了媳妇,钱还是不够花。她还是得把钱存下来,补贴着弟弟。

弟弟说得也对,她没儿没女,将来弟弟的儿女便为她养老送终。那么,现在她的付出也算是正当的付出。不然,以后怎么会有回报。

这种说法,应该算是无耻下流了。不过,范筱娟觉得也有道理,她平静地接受了。偶尔有知情的老顾客替她抱怨几句,她都是沉默或者转个话题,也不会停下来手里的活儿。

小吃摊经营的种类并不多。早上一般是煎饼、豆浆;中午是包子、煎饼、豆浆;晚上和中午一样;宵夜是面条。

筱娟很忙。这个小吃摊平时只有她一个人,偶尔会有朋友过来帮她照应一会。

朋友来帮着照应的时间,一般不是特别忙的时候。比如上午十点左右或者下午三点至四点的时间。

通常这时候,范筱娟会和朋友闲聊几句——她的朋友大多数是附近卖东西或者为饭店送货送水的。

当然,也有朋友给她介绍对象。比如今天,朋友带着人,上门来相亲。

这不是她第一次接待这种上门相亲的对象,但是这一次,她有些动心。

男方是个厨师。比她大两岁,未婚。而且,在本地也有房子。

趁着男方“上厕所”的时间,朋友问范筱娟看没看上?

筱娟手明显抖了一下,随后摇了摇头:“我这种条件!人家男方看得上?就算男方看得上,人家也有父母兄弟,没可能找我这种人家。”

“那你为什么没有努力争取一下?”朋友并没有顺着她的话说,而是反问道:“也许,你努力争取一下,就完全不一样啦。”

“怎么样?结果都是一样的。怎么说呢?以前有个男人对我很好。他是我的顾客。慢慢的,他帮我干活。我很感谢他。他不像有些人,会一边吃着小吃,一边嫌弃着我们的职业。他不一样,他是个有教养的人。他有文化,也很帅。”

说到这里,筱娟的眼神都是发亮的。那个男人,和那些逝去的岁月,是她唯一的幸福闪亮。每到难过的时候,总会想到他,想到那些过去。

朋友叹了口气!

一个家庭条件还不错的有钱男人,爱上了筱娟。

这和小说里的情节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小说里,有情人受到祝福或者周围人的帮助。现实是,筱娟还没等去见过那个男人的家长,她的弟弟让她和这个男人要十几万块钱做生意。

筱娟再三告诫这个男人,如果说敢把钱给她的弟弟,她绝对要和他分手、断交。

可惜,这个男人还是经不起筱娟弟弟的软硬兼施,给了她弟弟十万块。

于是,筱娟主动和这个男人断了,还打了一个欠条给这个男人。

尽管男人再三请求,范筱娟还是坚定地和这个男人分了手。

在范筱娟看来,她的弟弟是她的负担,她要负担的,不是要他担着。她不能花他一分钱,平白无故的花他的钱,只能让他小看她,也让他的家里人看不起她。即使是全世界都嘲笑她的穷和傻,她甚至愿意跪在马路上一块钱一块钱的求,也不想让他出一分钱。

当然,那时候,他们分手,导火线是借钱这件事情。事实上,除了这个钱以外,他们什么都不一样。他是读过书,有文化的人,接触的都是有素质有本事的人。她不一样,她只是一个摆摊讨生活的,读过点书也忘差不多了。

每次提到这个男人,范筱娟总会感慨这一句:“他的手是细皮嫩肉的,我的手比他老还老黑。连手都配不在一起,别的,更配不在一起。”

男人曾经许诺供范筱娟去读电大或者自考。

范筱娟也想读书,有文化,穿上西服高跟鞋,像男人的朋友一样拎着个小包包,那就配上他了。可是,她没有那个条件。她怕她去念书,摊子没人守怎么办?

后来,男人也不提让她读书的事情。再后来,便是她弟弟和男人去借钱的事情。其实到最后,那十万块钱,范筱娟都没还给那个男人。

范筱娟没有躲过,她一直在守着摊子。反而是男人“失踪”了,分手后再没有出现过。她也去男人工作的地方找过,得知已经辞职离开了。

这几年,范筱娟一直没再找对象,也有朋友问她是不是还在等那个男人。

范筱娟最开始是不承认,后来慢慢又承认。

她想老老实实做生意,白日做梦的事情没有想太多,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期待,盼着某一天,男人还能再来她这个小吃铺坐坐。哪怕她给他去当保姆,她也是愿意的。或者,只是过来再吃顿饭。她给他摊个剪饼,多放颗鸡蛋,再倒一杯热乎乎的豆浆。

只是,这些话,只能是放在心底想想。说出来,旁人应该是觉得她是神经病。男人现在大概成大老板了,她不过还是守着个小摊子。人家大老板要吃点也不会再选择她这种街边摊,更何况,她当初拍着胸脯要了男人的银行账号说要还钱,多少年过去了,连一分钱都没还过。

范筱娟这几年挣得钱一分都没有存下。每天晚上弟弟准时出现,有时候她连第二天进货的钱都没有,她拿什么来还钱!


相亲的男人上厕所一直没再回来。朋友没有再多说什么,坐了一会也走了。

范筱娟又开始像往常一样忙碌起来。

相亲那个男人后来又在一个星期里过来过两次,每次都问是筱娟“生意好不好”之类客套的问题。

筱娟一边忙着应付食客,一边回上几句话。

时间久了,相亲那个男人渐渐也上手帮着干活。两个人呆在小摊的时间越来越长,话也越来越多。

筱娟的弟弟是反对姐姐结婚的,他已经习惯了姐姐挣钱给他花。

闹腾了几次,相亲那个男人来得次数便少了。再后来,托人送了只女士坤包给筱娟,两个人的事情就算“黄了”。

那男人也算有心,还记得筱娟曾经说过,特别想背着坤包,穿着高跟鞋走在大街上。

坤包被弟弟拿去给了弟媳,弟媳嫌土气才又还给了筱娟。

筱娟没哭没闹,还是用力和着面。她的生活节奏并没有因为相亲这件事情而改变任何,依然是如故。


更多爱情故事:

第一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鱼头泡饼 - 简书

第二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拉链坏了 - 简书

第三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我的妈妈是二奶 - 简书

第四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再婚的苦命女人 - 简书

第五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婚内出轨的女律师 - 简书

第六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之我不是软饭男 - 简书

第七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那就这样吧 - 简书

第八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关于爱情之有之无 - 简书

第九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共饮一杯酒 - 简书

第十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他爱上了师父,师父不爱他! - 简书

第十一个故事:每天一个爱情故事|最终,我们还是留在了北京! - 简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