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绑架题材,日本电影和韩国电影的不同在哪里?
最近迷上日本电影, 日本电影里面有一种味道,很温暖,很怀旧,加上画面中淡淡的黄色,有一种远去的情感今犹在的感动。日本的电影受众基本上还是以本国的国民为主,本国的国民是他们的主要票房保障。《昭和64年》这部电影,在改编的时候,尽量的展现了原著作的博大的反应社会问题的特征和日本人深入探寻人性的特色。在日本本土,本片豪华的明星演员阵容给票房提供的保障,后篇更是年度票房最高。但是在我们国家的各大电影网站上,评价并不是很高,原因在于故事叙事的繁杂和人物关系的复杂,削弱了观众的观影预期。而韩国的《抓住那个家伙》是同样的题材,但却走出了另一条道路,在好莱坞类型片叙事的基础上,加进去韩国本土的特色元素,比如细腻的情感元素。在更多的程度上,更加通俗化,被观众接受,达到商业电影的制作预期。
一、故事核:绑架撕票案
2016日本电影的豪华巨轮——《昭和64年前后篇》,是根据号称 “一笔入魂”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家横山秀夫的小说改编的长达4个小时的长篇。关于作家横山秀夫,在2000年,以《动机》荣获第53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将警察小说和推理相结合,开启了这一类型的热潮。2013年的《64》是他蛰伏了7年之后的一部同类推理巨著。根据日本昭和64年(1989年)发生的翔子诱拐杀人事件改编。事件相隔14年,横山秀夫从各个方面挖掘了参与这次事件的人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同时也借此事件展现了警界内部各个部分和个人的不同利益和力量的角逐。这部小说被誉为横山的巅峰之作。在2016年被改编成为上下两部的电影,演员阵容的豪华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佐藤浩市 、绫野刚、瑛太 、三浦友和 、永濑正敏、椎名桔平、夏川结衣……演技派都来集合了,一刷真的是看演员去滴。在日本的票房,大家一起来看吧。前篇上映时是第三名的成绩,后篇相比前篇的票房更好。
影片讲述了在昭和64年的一宗儿童绑架撕票案,被称为日本历史上最残忍的绑架案。案件发生之后,当时铺天盖地的天皇驾崩,改国号为“平成”的新闻将国民的关注度引向了似乎是更大的历史变动的洪流中,而此次事件中,警察本身的失职(“幸田笔记”事件),也使刑警本部对此事的关注度一再压制。直到马上到达公诉时效之时(15年之后),又发生了一起相同作案手法的事件,才将人们拉回到当年的案件中,抓到当初绑架案的凶手。而真正破案的人不是警察,却是受害人的父亲(雨宫)。他打遍了县区中所有人家的电话,根据当时绑匪的来电声音,辨认出了作案的凶手的声音。之后与已经辞职的警员幸田一起策划了一起绑架凶手女儿的案件,试图让凶手认罪。最终凶手终于被绳之于法,虽然真的过程非常的复杂。
其实主要想用这部电影和另外一部故事核几乎一模一样的另外一部韩国电影来做个对比,看看在故事核结构上面的差异。2013年的《抓住那个家伙》
(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蒙太奇》这个名字有点大了,个人觉得不如干净直接的叫《抓住那个家伙》更能吸引人)。影片是金相庆、严正花主演滴,金相庆名字可能大家不熟,但是说起作品,应该是无人不知啦——《杀人回忆》,很多人的韩国犯罪片都是它启蒙的吧。
女主严正花真的是太美啦,演技一流,歌也好听。
她抱着孩子哭的段落真的是太走心,最后看到跟大树(埋葬孩子的地方)抱在一起的时候,还是不小心让眼泪刷屏了。不得不说,韩国人做感情戏是一流的。
故事是这样的:故事发生的15年前,名叫西珍的小女孩遭人绑架撕票,重案组警官吴青浩答应西珍母亲将凶手绳之以法,无奈经过漫长的追查却始终一无所获。眼看追诉期将近,吴警官无奈只好暂时搁置案件,但内心是非常痛苦的,无法真正的放弃。西珍妈妈始终不曾放弃追凶的信念,她凭展开独立调查。这时另一宗相似的绑架案出现,正好给了吴青浩再次介入调查的机会,最终发现,绑匪是西珍妈妈。她的目的是为了让罪犯认罪,才策划了一样的绑架案件,其实就是模仿作案。在《犯罪心理》里面屡屡被提起。犯人却面对事实拒不认错,还振振有词是为了救自己生病的女儿。最终吴青浩还是无奈拿人质来要挟,才使罪犯承认了15年前,自己杀死西珍的事实。
二、叙事学:“意义矩形”范式:
电影学家为了研究电影的结构,跟上不断创新的导演和编剧的脑洞,发明了很多的结构研究样式。比如之前在写《老男孩》的时候套路的一种(上课的同学们要想起的是《小王子》哈)。今天就写另外一种:格雷马斯的关于叙事学研究的“意义矩形”范式,即全部文本之中,一个包含着一个意义的深层结构,这个深层结构是二项对立式以及与其对立的两项建构而成的。基本图示构架如下:
在格雷马斯的理论中,A与B,—B和—A之间是对抗性关系,A与—B,B与—A之间是互补关系,A与—A,B与—B之间是矛盾关系。文本的意义便呈现在这三组关系的变化组合当中。
运用以上的分析方法,我们可以画出这两部电影的矛盾分析图,但是在犯罪这样的类型片当中,基本的矛盾关系就转化为都是对抗式的:
图2《昭和64》
图3《抓住那个家伙》
非常直观的是《昭和64》中,叙事矛盾线明线,是剧中的直接对抗(黑色)有11条,暗线是间接对抗(蓝色)有2条。而《抓》片中基本是按照原型来的,明线4条,暗线2天,简单得多。
1、叙事线和矛盾冲突:
先从叙事视点说起,《昭和64》的切入视角是三上,是宣传部的部长,算不上是刑警,直接调查案件的人。但是因为宣传部被新闻部逼着要案件的发展细节,不得不参与进了整个案件的侦破当中。而正好在15年前,他是在县警部的刑警,曾经直接参与过整个案件的调查,所以对案件相当的熟悉,跟受害人也是有交往的。
原著是非常的长的,中间涉及了很多警察本部(总部)和县警之间的矛盾冲突,涉及警局内部的问题,电影在这方面也是尽可能的展现出社会派的属性,所以统统放了进去。但是却多出来7条线,这样很难再尽管多出一倍的时间当中,把每一天线铺陈清楚,再完整展现出来。
影片在剪辑会非常的碎。几乎每一场戏之间都互不相连,这样很难给观众连贯的情绪和节奏,很容易造成观影疲劳。
导演很想表达三上和受害人之间的同理心的深度联系,中间还加了一场所谓问受害人这些年怎么过来的一段戏,这是太明显的苍白煽情,完美诠释了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
另外三上在跟新闻部讲述另外一起与本案完全无关的关于撞人逃逸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在讲三上如何的了解老人的生平,简直感同身受一般,还用了三上的心理蒙太奇(想象)老人的生活来展现。看的观众真是入坠云中啊。
韩国的电影主人公本身就是调查案件的警察。这就简单了很多。直接受害人和被害人互换。警察的无法求助更加深了观众对于受害人的同情心,这样的处理就会赢得观众的共情。也给了演员更多的表演时间和机会,让观众走心。
2、情节点的处理:
一个很重要的情节点就是,为什么15年之后,警察还会执着于这个案件。这个问题是所有推理犯罪跨度比较长的案件当中,都会涉及到的问题。《昭和64》中给出的答案是三上的女儿离家出走了,对失去女儿的雨宫有同理心,而《抓》片中,其实警察在追诉期将近的时候已经要放弃案件的调查了。影片的情节是他烧掉了所有案件的资料,但是因为下雨了,浇灭了,所以又抱了回来。《白夜行》中,也是有相同的问题,东野的处理方式是直接让警察的孩子死于调查案件的事故当中,所以久久不能释怀,一定查出真凶才肯罢休,算是给去世的孩子一个交代。三个最抓人的当然是东野的处理方法。但是,在《抓》中,这样处理也是合理的。因为15年后又有了相同的案件,警察才找回了15年前查案的劲头,连接起了两起案件。而可能最弱的就是《昭和64》中同理心的方式,这样影片就无端的又多出来一条叙事先。影片一直在用三上的心理蒙太奇来表现,画面做过处理,但是不仔细看,真的很难明白导演到底想说神马。多出一条矛盾线,这样的叙事手法还是慎用比较好。
在改编的过程中,这样繁重的叙事,导演应该注重砍掉一些矛盾线索,让叙事更加紧凑,从深处挖掘矛盾来出来可能效果会更好。比如,有幸田因为“幸田笔记”,再度与受害人联手绑架凶手的这条强叙事线了。日吉因为“幸田笔记”造成的心理创伤就可以砍掉不说。这条线其实和三上女儿的线是重复的。一般在一部90分钟到120分钟的电影当中,主要讲述故事A,另外会有另一个故事B来辅助主故事,增强故事效果。举个例子来说,最典型的动画版《小王子》当中,主故事是小女孩寻找小王子,另外的B故事就是小王子和老人的故事。最终汇合至全篇的结尾,点出寻找初心的主题。这是做的很好的,情节点全部融合,几乎是滴水不漏。我们中国的良心之作《大鱼海棠》中也有A故事和B故事,A是椿和琨,B是椿和湫,两条故事线都是讲了为爱牺牲的故事。表现形式太过于一致。本来故事是为了表现椿的牺牲,最后椿和琨的故事有了完美的结局是好的。但是,观众却更愿意移情于湫,是因为他的牺牲似乎更彻底。这样反而削弱了主角的表现力度。所以,其实把椿和湫的关系换一种,比如亲情的为爱牺牲,是不是会更好一些。
《昭和64》后篇当中,第二起绑架案,是假案,被绑架的孩子自己出现了。其实是说孩子连绑匪都没见过,只是被偷了手机。那孩子回家了,绑匪就尴尬了。影片还让幸田的变声器刚好用完之后去超市买之后再超市门口遇到了这个所谓被绑架的孩子。实在是有点多余。最后小女孩的失踪也一样是造成有第三起绑架案的幻觉。怎么这么长,会不会觉得?而其实,也只是让小女孩在最后绑匪(父亲)被抓的时候玩命的哭而已。重复的情节点同样造成了观影疲劳。而按照之前在分析《老男孩》中,用到的叙事范式(参见之前的文章),压力点1、2、3都是非常难找的。中间的情节点几乎是紊乱的,因为太多了。到最后收尾也是一条一条的收,真的感觉怎么还不完,怎么还有这个人的故事线。而最后三上最终去找女儿,也让观众觉得很奇怪,都没说什么线索,怎么找啊?难道还有续集?
相比起来《抓》中,第二起案件是因为失去孩子的母亲因为想要罪犯认罪(是不是很直接的理由?)而绑架了他的孙女。影片在中后部分,设置的3个压力点非常清晰,1是在车站抓住罪犯,结果发现是受害人。压力点2是警察抓住绑匪居然是 受害人的母亲,压力点3是警察利用被绑架的孙女令罪犯承认罪行。三场戏都是不同地点,层层深入,高潮迭起。悬念和反转交替用的很好。
这两部影片其实讲的就是一样的故事核。但是一个关注点在案件,在警局本身上下级的关系(一个宣传部的三上去管什么刑警部换部长的事情,不是不管的太多),新闻部和刑侦部的关于公布案件中“真实姓名的问题”的论战(话说瑛太真的太帅啦,最后背着包的那一幕,让我想起银古,为什么),警员的私人关系,三上和二渡之间,甚至可以牵强的说到是三上或者是受害人的心理和生活上。虽然演员都是撑剧的实力选手,也没办法补救这一棵大树上这么多的枝杈让树变得七扭八歪的后果。结果回头一看三年前韩国已经拍过一部很好的了,是不是很心酸。小说说到底还是另外一种艺术形式,有它在阅读方式的特点,一本书可以读很长时间,不断回到书中的世界也是一种享受,但是电影就不同了,需要耗费非常宝贵的专注度,在有限的时间内。
三、彩蛋:治愈系
最后来说一个小私心电影,也是关于绑架撕票案件的。韩国导演李沧东(大爱没话说)的《密阳》。
影评讲述了一个失去丈夫的年轻女子申爱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来到丈夫的家乡密阳,结果儿子遭到绑架撕票,警察顺利抓获凶手,但是申爱无法从失去孩子的痛苦中出来,中间几度挣扎,最后险些自杀,终于获得新生的故事。
画了一个范式图:大概是这个样子。
可以说这是一部治愈系的电影。但是,却是生活带去的最惨痛的创楚。导演通过母亲的心理几度的变化,来试图阐释生命和救赎的意义,是一部深度开掘人性的影片。在一个点上面做足挖深。淡化案件过程和捉拿凶手的过程,也就是警察和犯人这条线。镜头始终跟着申爱的身影,仿佛是陪护她的天使。其它三条线只存在在申爱经历失去的日子当中的特定阶段。好像是她打怪升级的心理游戏中出现的怪兽一般。最终导演给出了一个修车店老板的橄榄枝。虽然不能平复伤痛。但是却足够开启新的生活。
一个故事核可以千变万化,变类型变作者,变故事,变结构……不管怎样都是对编剧和导演对于这一门艺术掌握的娴熟程度的考验。而故事和结构又是密不可分的主体和载体的关系。在这美丽的电影艺术万花筒当中,希望艺术家手中能变出更好更有力度的电影。
文|子晞(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