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8,心中的老宅
每个远在他乡漂泊的人,内心忆起儿时的老宅,都是温暖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老宅像母亲、像家人一样,赋予我们力量和源泉。老宅像一束光,永不泯灭,照亮我们来时的路,也将陪伴我们去往未知的路。
父亲在莱西一中毕业后当了一年的老师,工资只有19元,爷爷去逝的早,父亲嫌工资太低,便去考了地质队,之后工资变成了120元。工资虽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地质队的野外生活,也让父亲远在边疆地区,5,6年都不能回家一次。父亲对奶奶、对老宅、对故乡的思念,变成了每个月寄给奶奶的80元钱和自己舍不得喝的麦乳精。后来原子弹时期结束后,表舅分回了莱西375大队,父亲则分到了广东省韶关大队,对故乡的思念变成了绿皮车的车票,回家一次可以以年为单位了。
后来父亲退休,我有时出差想带父亲和母亲一起顺便旅游一下,母亲欣然接受,但是父亲坚决表态,哪都不去。父亲这一生,随地质队转战大江南北,鲜少有机会在家乡呆上几天,父亲是极孝顺的,对待我奶奶,我姥爷都是极舍得给他们花钱。这几年,父亲年龄越来越大了,虽然身体仍然健硕,但是父亲开始在我和哥面前表示要回老家,把他小时候住的泥房子翻新一下,我说您为什么要回老家盖房呢?又没有人回家住。父亲说:“老宅是我妈,你奶奶留给我的房子,我不能看着它倒下。”
父亲这一辈人,大半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国家基础建设发展中,没有时间陪伴在奶奶身边端茶倒水,早晚问候;也没有时间陪伴妈妈一起撑起这个家;也没有时间陪我和哥哥们长大。父亲内心有荣光时刻,也有内疚不能说的痛。父亲把一切的想念,寄托在这个老宅上,他要守护住奶奶留给他的物件——唯一的这个老宅。
老宅是泥土盖的,院墙有许多地方塌裂,前几年父亲有空时,就自己回家找一些砖垒上,再修补一下。老宅内部有漏雨的地方,父亲便找来桶收集雨水。老宅的院子里杂草横生,父亲便经常回去清除干净。年迈的父亲,几天就要回村子里的老宅去看看,我开始不能理解,因为父亲在地质队工作生活的性质,他不是一个爱拉呱,爱串门的人。每年过年贴对联,父亲将自己写好的对联,首先贴在老宅上。当我深深的理解“叶落归根”这四个字后,我便明白父亲对老宅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儿时丧父的父亲,年少在外面工作,几年都不能回家,野外的地质生活苦难不堪,老宅里住着的奶奶,是父亲心头的一盏灯。荒山野岭中,技术攻关时,这束光照亮父亲的心灵,让父亲不惧孤单,勇往直前。老宅不再是一处房子,它是神灵一样的存在,庇护着我们的家人,温暖着父亲的心。
今年父亲决定要回老家翻新房子,我和哥非常支持。哥承担了所有的费用,并委托专人负责建造,但是具体细节,父亲还是操了不少的心。2021年6月15日新房上梁,老家的亲朋好友来了不少人祝贺,我非常敬佩的敬父亲一杯酒:“爸爸,我很佩服您,您今年86岁,都这么大岁数了,能有盖房子这个想法,就已经很了不起,很多人连想都不敢想,爸爸您不仅想了,还亲自参与把它盖起来了,爸爸您非常了不起。”
我知道给予父亲力量的是老宅,这生生不息的爱,这血浓于水的情。
愿我的父亲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