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好说话》: 别人不想听的情况下怎么发言
2019-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里格喵MaoMi

做一只磨人又贪睡的白肉团

【旧知】
一直觉得别人不想听你说话,还硬要长篇大论,就是自讨没趣,往往自己就属于被动的那一方了
【新知】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还是有不得不说一些“别人不想听但还是要说”的发言
引起共鸣最深的就是,每次发表工作总结的感言,几个老员工说得都很官方,说辞都是换汤不换药,因为觉得这种时候就该严谨不出错就好,而有一个同事就有点不一样。她直接说:“各位同事都总结得很好,让我都没有什么可以再总结的了,可感谢的话我还是要再说一遍,特别是对我们美丽又能干的老板…… ”
结束会议后,老板听着很高兴,我们也不反感,唯有佩服这位同事敢这么做,换做是我,是不敢的,也觉得没必要
而看了书里的内容,觉得自己之前的想法是错的,别人不想听的原因,还是自己不会说话,在职场上是做到了严谨,但没有给老板较深的印象,给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
那要怎么做呢?
点破尴尬,把话讲给重要的人听—— 点破尴尬、明确主题、找对听众
以后自己也可以借鉴运用类似句型
“其实我也知道大家不爱听。但是为了***的利益,我还是要念一” (点破尴尬)
“虽然大家都急着吃饭,不过我们还是要先****” (明确主题)
“也许这些***的话,在大家听来有些老套,可却是对***” (找对听众)
在别人不想听的时候发言,需要发言者在演讲人与听众两个身份中跳动,就要代表演讲者完成演讲任务,又要代表听众合理化不愿意听下去的情绪。在代表听众时必然会获得更多场下人的认同与好感,但是不能因此忘记自己的讲话任务
【行动清单】
配合喜马拉雅里“好好说话”的专栏,加深学习;刻意练习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