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原地运球》的若干思考

2022-04-24  本文已影响0人  柒月qy

最近是篮球单元教学,也一直在变着花样让学生玩,争取在玩中学会,玩中学乐,玩中学热。

周二教研活动恰好听了陈琦老师的一节二年级《篮球——原地运球》,让我又有了新的思考。

1.问题串激趣

从体会捶一捶、抓一抓、挠一挠,让学生在这些体验中感受到是五指张开来运球更加稳定,在高低姿运球上,让学生体会高姿运球慢,低姿运球快,这些一系列的设问都为重难点的突破埋下伏笔。

在多种姿态的运球环节,让学生大胆创新,可以有哪些姿态运球,事实是学生的创新无限,随即出现了坐姿、跪姿、蹲姿、站姿、踏步、转圈等多种方式的运球。

2.口诀法强调

五指分开稍弯曲,掌心空出包住球,双腿屈膝有弹性,一手运球一手护。这样的口诀在教学中反复的强调加深了学生的认知,从而更容易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3.比赛法驱动

小学阶段游戏是学生的最爱,枯燥教条的练习只会让学生丧失兴趣,在多种姿态的运球环节,通过运球比多、运球比准来让学生参与竞争。

4.游戏法贯穿

跟着音乐不同的姿态运球,运球报数字、运球石头剪刀布无形之中解决学生低头看球的问题。

5.音乐法渲染

音乐是很好的催化剂,可以渲染课堂的氛围,在陈老师的课中多次用到音乐,自编的篮球操极具针对性,跟音乐变节奏的运球让学生体会律动的快感,跟音乐花式运球让整个课堂充满了活力。

6.语言法调动

陈老师的课是充满童趣的,从感受篮球的魅力,再到成为篮球运球的高手,这样的语言让学生更想跟着学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