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育儿哲思散文

关于我们为什么不愿生娃,我有这4点理由不得不说

2020-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安幼鱼

昨天的微博热搜“总和生育率破警戒线”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因此还引起了今天的一个热搜话题:什么原因阻碍了你生娃?

对于已经生了两个娃的我来说,对这个话题本来没啥资格讨论,但在生孩子之前,我也曾百般不情愿过,如今细究起来,跟很多人拒绝生孩子的理由有很多共同之处。

我为什么不愿意生娃?

作为80后末尾的那一批,对于结婚生娃,我个人的感觉可说是非常矛盾了。一方面我不愿意因为害怕被剩下而感到恐慌,另一方面又承受着社会和父母的舆论压力,不敢不从。

看多了婚后男人是如何一边让妻子承担起所有的家务和育儿,对她的辛劳和付出视而不见,一边又对妻子各种嫌弃,出轨离婚层出不穷这种故事,我对婚姻从来都没有过美好的期待。

结婚尚且如此勉强,更别提生娃了,生娃就像打开了照妖镜,照出了一个个家庭不便对外公开的各种不堪和龌龊。

为什么女性越来越不愿意生娃了呢?我大概整理出了下面几个理由:

一,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常常与事业发展产生时间上的冲突

一个读完大学出来的女孩已经二十出头了,从刚毕业到事业上升期再到事业发展的稳定期,想要在35岁以前完成这个过程很难。

可是就连这个时间都很难抽出来,因为在30岁之前,很多人就会善意地劝你赶紧生个孩子,再不生就可能生不了了。

即使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足够强大,能够扛得住那么多好心人的关心,能够专心地发展事业,可是职场上的性别歧视有会让这个过程更加曲折。

不管你怎么打包票,签血书,公司永远都在担心你什么时候准备结婚,生娃,休产假,甩给他们一堆烂摊子。

未婚未育的适龄女性公司不想要,怕你进公司不久就结婚生子然后拿了产假工资就辞职;已婚未育更加不要,生娃简直就在眼前,公司的损失也在眼前;已婚已育一次的不要,怕你生二胎,已婚已育两次的不要,因为你已经超龄了。

是的,除了性别歧视,还有年龄歧视,后者不仅针对女性,也针对男性。

在昨天那条热搜下,有个网友提到35岁就失业的问题,下面有网友回复,35岁就失业,那是你的能力问题,别人35岁怎么没失业,你怎么不找找自身的原因?自己不努力怪谁?

这种回答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有的是35岁曾经月薪上万一身技术的女性,找工作时HR看都不看简历,直接就剔除了;有的生了孩子人还没回去岗位就被调动了;甚至有的才26岁,就因为未婚被公司拒绝了。

有一个HR说了句大实话:35岁除了高管在行业内跳来跳去,大部分普通人到了35岁,如果碰到公司倒闭或者被裁员,想要另找工作通常都是靠人脉了。

也有一个人感叹道:个人能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自己是否有工作,但是现在是内卷严重,能力一般的人很难找到一般的工作。普通人的生活标准就只能是不饿死能活着就满足了吗?踩中社会进程的已经上车的人把车门焊死了就算了,但请不要PUA没上车的人,是你们不努力能力不够眼高手低!

说到这个问题,我这个能力一般不够努力的人其实也没什么资格为自己辩护,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跟我一样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活到这个岁数,还毫无长进的。

即使这样,也许还在心里自我安慰,那不过是因为我没努力,如果我努力了,是不是也能过上自由自在,人人艳羡的财务自由生活呢?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努力以后就可以成为人上人,走上人生巅峰。到了这个年龄,不得不承认,我们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我们的孩子也会很普通。

普通的人到了35岁就找不到普通的工作,打开招聘软件刷一刷,映入眼帘的全都是某某工厂招聘普工,年龄要求在40岁以下。

是的,你可能还能找到工作,那就是进厂去做普工,毕竟服务员都不要35岁的你了。

二,生了孩子没人带,即使有人带也会问题重重

如果女性想要在生孩子以后继续工作,就不可避免地会面临没人帮忙带孩子的难题。请保姆花销太大,自己带经济压力太大,请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也是问题

一说到婆婆帮忙带孩子,总有人会这样怼一句”什么叫帮你带孩子?这不是你们两个人的孩子?“又或者说”为什么婆婆就一定要帮你带孩子?帮你带是情分,不帮你带是本分!“

那一句”帮你带是情分,不帮你带是本分!”出现的频率尤其高,但是当儿媳妇们指出,如果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婆婆有能力帮忙却不来帮忙的时候,等她老了,儿媳妇是不是也不用给她养老?

就会有一些人搬出中国的家庭伦理道德来指责这些儿媳妇,不管婆婆帮不帮你带孩子,你都得给她养老,你怎么能说出这种话呢?

这里我们就不讨论这些是是非非,就说愿意帮忙带孩子的老人和年轻人之间也难免会出现各种冲突,尤其是育儿观念不一致引起的家庭冲突。

而对于那些在外打拼,把孩子放在老家交给父母照顾的年轻人来说,他们的孩子失去了父母的陪伴,很难说这样的取舍是对还是错。

一年到头在外辛苦打拼,挣到了钱,却错过了孩子的成长,等到终于有条件一家人团聚的时候,亲人之间的感情生疏,孩子长期疏于管教,再想挽回就要付出比千百倍的辛苦。

可是打工人们能怎么办呢?抱起砖头就没法抱你,放下砖头就没法养你,鱼和熊掌总是不可兼得。

三,经济条件的限制,导致教育资源缺乏

今天在头条热榜上看到大咖评论一位清华大学教授演讲后发表的评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这篇演讲的内容很多,大咖对其中一句话就得出了自己的理解,那句话就是教授说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大咖的理解是,演讲的意思就是精英分子劝你看开,不是真的让你看开,是让你认命!

他说一个清华大学教授的孩子能是普通人吗?你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哪怕你不好好学习,最后混退学了,至少也是个高晓松。所以,能讲出这个话的人,就绝不普通。有的时候,不要相信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心灵鸡汤。

看了演讲的部分截图后,我认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清华大学教授口中的普通人,和我们这些普通人心中的普通人,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人。

通篇看下来,我发现清华大学教授的整体意思是:不要去追求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成功,只要孩子能够发掘出自己的独特性,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哪怕这个东西在大部分人眼里都是不务正业,家长们也应该鼓励和支持自己的孩子去努力追求。

教育军备竞赛给父母尤其是女性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女性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失业,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孩子的教育事业上,因此放弃了自我的成长。这种恶性竞争还伤害了教育公平,因为到最后你会发现,教育很大程度上,拼的是父母的财力。

虽然她说得很对,但是这就像晋惠帝那句“何不食肉糜”给人的感觉一样。她的言论之所以引起很多网友的愤怒,特别是家长们的反唇相讥,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只站在自身立场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态度。

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可以自信地说出”我不怕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普通人,我不会逼着他追求世人定义的成功”,但是一个普通人有底气这么说吗?

我们拼尽全力也不过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他们眼中的普通人啊!

他们可以不把教育资源倾泻在培养孩子成为成功人士上,可是他们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吗?不会,相反,他们有更多的余地和退路,可以放任孩子去试错,去跌倒,这种从容淡定的心态不是我们这种普通人能够拥有的。

普通父母心里难道就不希望孩子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每天开开心心,精神十足的吗?可我们不能啊,我们没有那个财力可以给孩子托底。

我们辛苦奔波半生,也不过能让孩子有学上有书读,能够给他们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儿子的住房,女儿的嫁妆,看着他们找到那个相伴一生的人,互相照顾,接着是儿孙满堂,晚年无忧。

谁不想孩子能够尽情地释放自己的天性,挖掘自己的天赋,过着即使“游手好闲”的日子,也能护ta一生无忧,饥寒不侵?

普通人家尚且处在财富积累的阶段,如果我们不能倾尽所有让我们的孩子获取成功,那么他的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就更少。

想要改变普通人的命运,不要让我们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能有多少选择呢?

龙生龙凤生凤,可是龙凤又有多少呢?

清华大学教授这种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口吻,必然会刺痛如你我这般普通家长的心,会引起这样激烈的反驳也是在所难免了。

四,养娃成本高,但收益无法衡量

养一个孩子需要付出很多成本,经济成本只是其中之一。女性为了照顾孩子和家庭,不得不从职场中退出,男性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养家糊口不敢辞职不敢跳槽,不敢迟到早退,不敢随意请假。

即使这样,一旦超过35岁,仍然不得不面临被公司解雇的风险。

两年前深圳华为跳楼的那个中年男人,以及很多像他一样不堪重负以这种惨烈方式离开人世的中年人太多了。

经济成本尚且如此巨大,养育孩子要付出的精力成本也不容小觑。

孩子不听话了闹心,孩子学习下降了更闹心,孩子出去玩了担心,孩子独自在家也担心,孩子生病了着急,孩子跟同学打架了也着急。

孩子长大了不孝顺心烦,孩子该结婚了不结婚也心烦,孩子有对象了担心所托非人,孩子结婚了家庭不睦也操心。

总之是只要当了父母,就有操不完的心。从小时候的作业,到长大后的事业,没有一样不让父母挂心的。

这样费心费力培养出来的孩子,一旦遇到个什么天灾人祸,又是一场天崩地裂,怎能让父母们不憔悴不忧心?

这又让普通父母们怎么不期待付出如此巨大成本,能够收获到对应的回报?可是这种收益却根本无法衡量。

上面这些理由,还不够阻止我们生孩子吗?

普通人的一生太累了,我们自己已经深受其苦,为什么还要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不那么美好的世界上来呢?

尽管有这么多的理由,但是对于已经有孩子的父母们,仍然要努力在痛并快乐着中陪伴娃一路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