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升级杂文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二)

2017-04-09  本文已影响567人  lekli

你除了知道元认知,还应该知道心智化(一)

先来复习一下心智化和心智化能力的概念。

心智化理论,由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伦敦大学教授Peter Fonagy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创立。它基于这样一个假说:我们无法直接观察到心智的存在,但是我们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以类推方式,假定其他人拥有与自己类似的心智,并根据这个假定来观察周围,做出合乎社会期待的反应与行动。

心智化能力,就是指理解自我和他人的心理状态的能力,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观念、意图、动机的心智化反映,达到调节情绪和调控行为的目的。

再来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

有读者问:为什么一个小孩能被重度抑郁的妈妈照顾得很好,从而发展出成熟的心智化?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这么分析。我在上一篇文章中举了一个从小一个精神分裂加抑郁的妈妈身边长大的男来访者的故事作为例子说明心智化能力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从小在妈妈身边长大,并不代表他就是完全由妈妈照料长大的。事实上我们会注意到,倘若在一个家庭中,妈妈的功能缺失,或者妈妈直接就不存在了,总会有人出现来替代妈妈这个照料者的角色。例如爸爸,例如爷爷奶奶,例如舅舅舅妈。而在非妈妈照料下长大的孩子,究竟能不能发展出心智化的能力呢?答案是,看照料者的心智化能力如何,看照料者是否为孩子提供安全无虞的环境以及好玩的互动经验。

这是因为,照料者的心智化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教养方式,照料者的教养方式是儿童依恋安全类型的决定性因素,而安全型的依恋又成为儿童心智化的基础。依恋支持了心智化的发展,它传递了这样一种能力,让人体验到自己可以被他人理解,这种体验反过来又帮助他来获得理解他人的能力。在安全依恋的关系中,心智化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父母被惩罚的经验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惩罚行为,这种代际的传递在儿童早期就表现出来。另一个研究发现,83%的安全型依恋的4岁儿童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测试,而不安全型依恋儿童的通过率仅为33%。

安全无虞的环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这样的环境才能确保孩子生存下来。另外,如果孩子来到的是一个不欢迎他的家庭,他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他如何去发展他的健康心理?

所谓好玩的互动经验,是指孩子在照料者的引领下,通过游戏,与照顾者产生强而有力的情绪连结,孩子第一次了解原来别人有和自己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想法,什么事是可以在游戏中玩。一个有足够玩乐的孩子,他(她)能够在一个宽广的空间中轻易地处理情绪问题,适应问题也比较少,拥有完整的心智状态(Bateman andFonagy 2004)。

那么,一个家庭如何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心智化能力的孩子呢?

对于0—3个月的儿童,照料者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确保儿童的生理需求可以得到及时的满足。同时,还应将生活重心转移到新生儿身上,无条件、不批判地接纳这一生命的到来,满足其“无条件接纳”和“重要感”的需求。

对于4个月—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照料者应扮演“陪伴者”的角色,给予适当的帮助和照顾的同时留给儿童独立成长的空间。在儿童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及时提供帮助。在儿童想要自我探索和尝试的时候,要放手。如果儿童想亲密的时候,家庭成员就可以跟他亲密,想要帮助的时候,家庭成员就能来帮助,而儿童想自己玩、做事情的时候,家庭成员也允许并关注。

对于4—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照料者应扮演“鼓励者”的角色。在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建立,孩子开始有“我”的概念了。他十分关注这个“我”够不够好,在自我认知和评价方面非常地依赖他人,非常需要他人的赞扬、肯定和认同。父亲的影响力,在这个阶段超越母亲,倘若父亲能及时准确地给予儿童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儿童就能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观和性别认同。

对于5—6岁这一阶段的儿童,照料者应扮演“引路人”的角色。这一阶段,儿童的行为模式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身边的重要他人。父母成为儿童模仿的首要对象。如果父母不能给予这一部分的需求,儿童可能去追星,选择距离较远的偶像作为自己行为的“模板”。此时,父母应努力成为儿童的榜样,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上简单分析了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受哪三个因素的影响,分析了对于0—6岁的儿童照料者应该如何去培养其心智化能力。至于心智化在整个亲子教育中的运用,我们下一篇文章再继续讨论。

参考文献:

任苇,刘丹.心智化视角下儿童依恋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方翠君,周励志.由心智化历程谈边缘性人格障碍之心理治疗.


文章转载请联系我的经纪人 @bingo_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