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就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2022-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涂玉霞

今天下午学校召开一流专业推进会,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我们小教专业是2021年2月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自2015年以来,学校将小学教育与教育学两个专业以教育学类专业进行大类招生,2022年数据不含大类学生数。从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就业率不容乐观。这跟疫情的整个大背景有关,也跟实施双减政策后,社会培训机构招聘教师锐减有关。

我们的专业定位践行“致用、特色、协同、创新”的发展理念。

专业建设的特色:

1.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U-G-S”协同育师机制。利用实验区的优势,统筹校内与校外的教师教育资源,提高教师教育实践课教学的有效性、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全面促进大学教师、小学教师、师范生的专业发展。

2.“1+6”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养成机制。“1”即1个源素养——“目标与自主”,源自元素养,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建构基础和源动力;“6”即6个核心素养——“五育并举”视域下分别为“M-道德责任”“C-沟通合作”“S-科学理性”“H-健康审美”“I-信息技术”“P-实践创新”。

3.“3S”实践技能训练模式。即“自主修炼+模拟训练+现场实训”的“3S”培养模式,强调循序渐进地对师范生开展全程实践教育。

专业建设优势

1.“知行结合”的立德树人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师教育、学科专业3类核心课程学习从教知识,贯穿“扶贫支教”“心理信使”“暑期‘三下乡’”3大教育实践行动,建立“知行结合”的“立德树人”体系。

2.“U-S合作”的现代育师模式。学院与武汉市8所小学联手打造了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共同体,学校为小学提供教育理论指导和教师职后培训,8所小学为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提供课堂观摩和教学指导。

3.“全程嵌入”的临床学习方式。大学四年中,全程嵌入教育见习、课堂研习和教学实习,让学生临床感觉、感知和感受教育,打造“怀师德、持师能、行师道、铸师魂”的优秀师范毕业生。

建设思路与目标

充分保持和利用目前本专业在教师教育培养中的优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进一步凸显专业办学理念和特色,积极对接国家“强师计划”“优师计划”,利用3-5年时间把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成为在国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师范类本科专业。

质量监控与保障

1.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

为确保教育部关于“以本为本”相关精神的贯彻,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本专业通过党会、教研活动、协同育人等环节,狠抓专业教师队伍的本科教学中心地位意识;充分发挥专业教研室对于专业落实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指挥部功用,坚持每月开展专业教研室活动,强化专业教师队伍的本科教学质量意识,通过已有的评价、反馈机制和集体备课制度保障专业的本科教学质量水准;进一步完善“双标双能”的师范大学生第二课堂类养成体系,强化一线教师、优秀毕业生的示范效应,让学生充分感知小学教师的职业魅力,适时树立起专业学习和发展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开展“三字一话”、“师范生——教师礼仪”等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与时俱进地进一步拓展了小学教育本科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2.质量保障组织机构健全,任务明确责任清晰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组织机构主要由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管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质保决策机构包括党政决策机构和学术决策机构。质保执行机构分为工作机构和保障机构两类。工作机构是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组织者与管理者,主要由教务处、学工处、团委、各二级学院等单位构成。保障机构是为本科人才培养工作正常推进提供必要条件保障的机构,主要包括人事处、财务处、资产管理处、后勤集团、图书馆、信息化办公室等部门。此外,本专业按“管、办、评分离”的原则,独立设置质量评估处,专事人才培养质量监测与评价

存在的问题及后续举措:

1.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人才引进工作虽有进展,但仍明显滞后于专业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需求。尤其表现在缓解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缺乏、学科结构不均衡、年龄结构不均衡、学科教学法博士相对短缺等问题解决上的进展滞后。

(2)专业教学经费合理支出进展缓慢,其管理效能有待提升。能够直接用于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经费占比较低,本专业传统、特色项目支持经费相对不足,部分特色项目存在负责人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3)小学教育专业整体特色提炼工作距离理想状态尚有差距。本专业整体特色依然因缺乏提炼而略显模糊,缺乏顶层设计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创新之举。这将不利于小学教育专业的内在凝聚力提升以及品牌的营造、宣传工作。

(4)毕业生就业压力比较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和小学教育专业编制缩紧等因素的影响,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呈现出自“高峰晚、易波动”的特点。在国家近期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毕业生在高质量就业、灵活就业等方面都受到一定冲击和影响。

2.后续举措

(1)面向专业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多方位、多层次、多途径综合引进人才。面向全社会,采用多样综合的引进方式,引进高水平学科(如数学、科学等)专业人才;面向行业,采用柔性引进方式,引进基础教育学校高水平教师,开启小学教育行业人才储备;面向紧缺学科,采用多层次(博士为主,优秀硕士为辅)、多途径方式,培养、培训和引进教师;注重青年博士教师或者青年优秀硕士教师的引进工作

(2)关于经费的使用与优化,一方面,严格按照专业认证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要求,规范落实教学经费和实践经费;另一方面,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需要打破思维定式,加强小学教育专业专项经费顶层设计,提升经费合理支出的过程性管理效能,分项落实到人,保障小学教育专业必要教学项目和特色发展项目顺利推进。

(3)确立以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结构模式“1(目标与自主)+6”的专业整体特色。用好教师教育学院的好教师的平台。应在全校师范生已有相关探究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四年身心发展和知识、技能形成的规律,开展师范生“1(目标与自主)+6”核心素养的“四段全程”评价机制实践并提炼经验。

(4)稳定并优化招生规模,做好学生就业的过程性引导。一方面,加强专业建设规划,做好市场调查,稳定专业招生规模,优化专业办学方向,大力实施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尝试建立大三、大四毕业生竞赛展示推荐机制,提前推荐优秀毕业生到一线小学就业;充分发挥与省级教师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协同育师”引领作用,积极向试验区学校推荐优秀学生;适当强化本专业学生考研文化氛围,提升本专业考研指导力度和指导质量,适度提升毕业生升学比例;通过提升专业综合实践活动质量提升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综合素养,并注重小学新教师入职考编的辅导教育。我们准备开发《新教师入编的十项聚焦训练》课程。

    一流的专业需要一流的团队用一流的思维做好一流的成绩。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