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虔扆赋曲哀亡国,描道姑禅台动凡心|唐词佳作欣赏(31)

鹿虔扆,生卒不详,字里无考。事孟蜀为永泰军节度使,进检校太尉,加太保。事迹见《茅亭客话》卷三、《十国春秋》卷五六。

【临江仙】
金锁重门荒苑静,
绮窗愁对秋空。
翠华一去寂无踪。
玉楼歌吹,
声断已随风。
烟月不知人事改,
夜阑还照深宫。
藕花相向野塘中。
暗伤亡国,
清露泣香红。
【注】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金锁重门:指重重宫门上了锁。荒苑:荒废了的皇家园林。苑,古时供帝王游赏猎狩的园林。绮窗:饰有彩绘花纹的窗户。翠华:“翠羽华盖”的省语,皇帝仪仗所用的以翠鸟羽毛装饰的旗子,此用以代指皇帝。玉楼:指宫中楼阁。歌吹:歌唱和演奏音乐的声音。。吹,鼓吹,指用鼓、钲、箫、笳等乐器合奏的乐曲。烟月:在淡云中的月亮。夜阑:夜深。藕花:荷花。相向:相对。香红:代指藕花。

这是一首感伤亡国的词。五代十国时是中国的乱世,朝代更迭频繁。前蜀被后唐所灭,后蜀被宋所灭,两个王朝加在一起还不到六十年时间。全篇摹写亡国后境界,有《黍离》、《麦秀》之悲。起三句,写秋空荒苑,重门静锁,已足色淇凉。“翠华”三句,写人去无踪,歌吹声断,更觉黯然。下片,又以烟月、藕花无知之物,反衬人之悲伤。其章法之密,用笔之妙,威喟之深,实胜后主“晚凉天静月华开”一首也。“烟月”两句,从刘禹锡“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化出。、“藕花”句,体会细微。末句尤凝重,不啻字字血泪也。
就像“绮窗”不会“愁对”一样,其实荷花也如烟月,无知无识,哪里会“清露泣香红”?在深夜的野塘边愁伤无已。仰叹于秋空、俯泣于红藕的,不过是词人自己而已。但把“亡国”的幽恨,暗托于花草,却正是词的尤为动人处。沈雄《古今词话》上卷引倪元镇《云林》称此词“而曲折尽变,有无限感慨淋漓处”。谭献《镡评〈词辨〉》卷二:“哀悼感愤。”所谓“曲折尽变”,是因为它表示“感慨”、“感愤”,并非秉笔直书,而是通过“抚今追昔”移情于景,借景抒情,并以“烟月”、“藕花”无知之物,反衬人之悲伤,烘托、渲染,而愈觉其悲。

【思越人】
翠屏欹,银烛背,
漏残清夜迢迢。
双带绣窠盘锦荐,
泪侵花暗香销。
珊瑚枕腻鸦鬟乱。
玉纤慵整云散。
苦是适来新梦见。
离肠争不千断。
【注】双带:绣着花团的双带,垂在锦席之上。绣窠:绣的花朵图案。盘:垂落、盘置。鸦鬟:鬟髻的形状。玉纤:晶润、纤细的手指。云散:指头发散乱。苦是二句意思是:最痛苦的是刚才还梦见过,醒来却不见人,怎不教人离肠千断?

这首词写女子思怀别感。词的上片写深夜愁思。"翠屏"三句是女主人公深夜掩屏、背烛的形象和她感到夜长难熬的心境。"双带"句写她当时的服饰。"泪浸"句是因伤心而憔悴的写照,以"花暗香消"暗喻。下片首二句写她梦醒后的慵倦姿态。结尾二句用平白语道出了深深的思怀别感。全词一句一层渲染,在写作手法上,构思巧妙,意境幽远。
【女冠子】
凤楼琪树。
惆怅刘郎一去。
正春深。
洞里愁空结,
人间信莫寻。
竹疏斋殿回,
松密醮坛阴。
倚云低首望,
可知心。
【注】琪树:仙境中的玉树。白居易《牡丹芳》诗:"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李绅《诗序》:"琪树垂条如弱柳,一年绿,二年碧,三年红。"《竹林诗评》:"丘迟之作,如琪树玲珑,金枝布护。"

刘郎:刘晨。据《神仙传》和《续齐谐记》载,汉明帝永平时,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人天台山采药,迷失道路,忽见山头有一棵桃树,共取食之,下山,得到涧水,又饮之。行至山后,见有一杯随水流出,上有胡麻饭屑。二人过水行一里左右,又越过一山,出大溪,见二女颜容绝妙,唤刘、阮二人姓名,好像旧时相识,并问:"郎等来何晚也!"因邀还家,床帐帷慢,非世所有。又有数仙客,拿三五个桃来,说:"来庆女婿。"各出乐器作乐,二人就于女家住宿,行夫妻之礼,住了半年,天气和暖,常如春二、三月。
常闻百乌啼鸣,求归心切。女子说:"罪根未灭,使君等如此。"于是送刘、阮从山洞口去。到家,乡里怪异,经查寻,世上已是他们第七代子孙。二人于是又想回返女家,寻山路,不获,迷归。至太康八年,还不知二人下落。以后诗词中就常用"刘阮"、"刘郎"、"阮郎"来指久去不归的心爱男子。斋殿迥:佛殿幽深。可知心:能知道我的心意么?

这首词写女道士的心曲。上片写仙境,用刘晨、阮肇故事,暗点出女道士内心的秘密。下片,首二句描绘道院环境,末二句传出女道士的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