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11班18课《孩子的天赋力量》
一、回忆
这一节课程听了不亚10遍了,无论是醒着听还是睡着听,让我记忆最为深刻的就是哪一天我也去看看王潮歌的作品呀。虽然以前出去旅游也曾经被一些大型的情景演出吸引,只是被沉浸,从来没有意识的去看看导演是谁,创作团队有些什么人。
随着每一遍听杨老师介绍“又见敦煌”,心中对王潮歌的崇拜跃然纸上。后来我在回顾第一次在武夷山看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给我的震撼,那种历史、文化、山水呈现一体的宏大场景,情景与现实融为一体的实在感,以及剧情与现场游人糅合在一起的剧情设计,360度旋转的观众席,让我沉浸其中,那一杯大红袍茶香的润泽久居唇香,印象大红袍是借茶说山、说文化、说生活。曾经也让我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后再到任何地方旅游,地方情景剧是必看项目。原先以为的各地旅游的情景演出是鳌头的印象一冲而散了。就感觉是值,物超所值!我曾经在阳朔看过“印象刘三姐”,在张家界看过“天门狐仙”,确实为了看演出,也曾经冒了很多风险。再后来因为疫情,因为其他原因出门旅行受到了限制。我在想“又见敦煌”是必须要实现的,“又见平遥”,“印象丽江”“印象西湖”都是我的目标。谢谢杨老师推荐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
【其实我知道说这些和18课的作业无关,但是一个因子,一个兴趣会带给人多么大的诱惑啊?】
罗胖说王潮歌是天才,一个天才创作的作品无意是超越现实的,又让理想照进现实,所以在亦真亦幻中,一个人接纳了自己,释放了自己,超脱了自己。所有看见都是你自己四维世界在三维世界的投射,这是每个人的朝拜!
备注:百度搜索《印象刘三姐》《印象大红袍》是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的作品。
二、天才说
1、概念
(1)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
(2)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
(3)如果这个人具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化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
普通人+懒惰=平庸
普通人+勤奋=优秀
普通人+勤奋+天赋=卓越
你是那一类人?
举个例子:
杨老师说他上小学的时候,学什么不会什么,别人很轻松记住的东西,他怎么努力也记不住。
等到上初中的时候,他又奇怪了,看见很多同学成天闷着头学习,成绩却不好,自己每天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也没有比那些闷头学习的多下多少功夫,却是成绩非常好。
杨老师说他们班一个同学,记忆力特好,一篇课堂笔记看十几分钟就能记忆下来,但是这位同学由于以后也没把功夫用在学习上,所以在学业上也没出什么成绩。【备注,徒有天赋不努力也不会成功】
这里就是老人俗语说的开窍了。一个人当他没开窍的时候,与生俱来的某种能力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怎么学也不行。相反的,所谓的开窍了,当你的天赋能力加持进来之后,就感觉学什么会什么,一点就通。
我有这种感觉,之前听别人讲话,从来听不出好赖话,我妈天天说我傻。后来别人说话我能够感受到别人说话时目的,甚至能够想到他想听什么话,但是我还是不会说话。只不过我妈再说我傻时,我知道他们为什么说我傻。这时候的傻是我选择的,当然我可以选择其他。我妈说我开窍了。
2、天赋与生俱有,那么如何发现天赋呢?
突然记起杨老师一句话,孩子在上大学之前多做一些无用的事,多读一些无用的书,自然人成长的越充分,社会人呈现的价值就会越高。
我倒是想,大学前多学点特长说不定搂草打兔子发现个自己的天赋所在。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让孩子学什么特长都是为了一个证书或者将来加分去奋斗,当孩子半途而废以后家长表现出的颓废,让孩子把兴趣的触角悄悄的藏了起来,因为他们怕爸爸妈妈失望,时而久之孩子眼睛里不再放光了,也就失去了灵性,所谓的早衰!这样的话也就失去了那些学习特长班的意义了。
每个人都有天赋,普通人与卓越人才的差别就是,普通人只显现了30%的天赋+努力,可能卓越人才显现了80%的天赋+努力。
3、能够挖掘孩子更多的天赋是每个家长做梦都想的事情,如何做呢?
(1)首先你要是一个具有这种品质的人,你才能拥有一个优秀品质的孩子。印证客观世界的实然性。
(2)你要明白人的生长目的,生长之外别无目的,印证客观世界的矛盾性。辩证统一,允许犯错。
儿童是自然的儿童(天赋使命)正题
又是人类的儿童(人的限制性)反题
又是上帝的儿童(无限可能) 合题
人在很小的时候,你若是把他的天赋70%~80%破坏了,孩子一生很难找到兴趣;诚如福禄贝尔著作《人的教育》里阐述,游戏是人通往天赋的阶梯,若是你过早的破坏了孩子游戏的天赋,就相当于撤掉了通往兴趣阶梯。当你不知道如何做的时候,不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保护了。
孩子从小到大是自然人成长的顺序,那么每个阶段的成长游戏是伴随着孩子一起长大的。若是孩子在该爬的阶段没有完成任务,那么就会影响下一阶段的任务,以此类推。每一个阶段都是下一阶段的基础。如果一个阶段任务没有完成,整个效能质量就会降低。
在人的年龄连续性发展阶段,那种陡然的限制,截然的分流,忽视人的永恒的连续性,生命的连续性以及内在生命本质,是十分有害的,甚至产生破坏性影响。所有的生物只有一种机能,去表达他们处于沉睡状态的精神——人的神性!教育的唯一目的就是使人意识到他自己身上的精神本质,并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出来。
(3)让天性在现实实践中发展出来
游戏是儿童期最重要的活动,是人发展的最高阶段。而这种内在本质(游戏)是出在它内在的必要性。也就是说,玩是天性,是人赖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离开他,人的天赋条件就无法在人的身上显现出来,就无法充分发挥发展出来。它不是锦上添花,它是必要的。
教育中心论认为玩是不务正业。我们小时候玩耍,包括现在的孩子玩耍我们都认为是不干正事,不务正业。
儿童中心论认为游戏是人一切发展的本质条件。它是给人快乐、自由、满足,内在和外在相连互渗,它是一切天赋“善”的来源,它是一切天赋“爱”的本源。
孩子游戏的冲动,不是没有目的的活动,它对教育价值而言,是有指导性的。家长教师有控制有指导的建构材料和环境,让孩子的天性得以指导,为更好的生活学习做准备,从而创造各种游戏实践在生活学习当中应用。
这让我记起蒙台梭利教育幼儿的一句话“家长要有意识的教,孩子无意识的学”,在寓教于乐中完成知识的传递。
举个例子
有的家长因为学习了教庭教育,知道了游戏的重要性。于是就说“放手不管,让孩子玩就是了”。
这里家长说这句话的意思还是教育中心论,要么家长去教育孩子,要么让孩子漫无目的的去玩。实际上家长还是没有意识到游戏的重要性。真正的有意义的游戏,它不是买一堆玩具让你玩,而是让你通过游戏激发出兴趣。游戏就像是一个引子,它引导你进入兴趣的殿堂。
孩子的好奇心是自发之物,问题是对立面。如何提出问题引发孩子从对立面走过来?就完成了合。这个正反合正是使人自身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才是游戏的真正意义所在。
若是家长说,我不会引导玩,引导孩子也不听,那么这样不管比管就好多了。起码的你没有破坏掉孩子的天赋,等到遇到适合的老师或者环境,天赋就会再发展起来。但是你如果破坏掉了,就无法连续发展了。
三、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1、真正的教育是把人的生长、人的天赋能力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而不是教育中心论把儿童变成我们期待的样子,通过手段激发儿童。而是通过儿童内在秩序在这个基础上想办法,把他已有的能力已有的天赋发展出来。
2、真正的教育是对立统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的天赋是正题,利用苏格拉底产婆术提出问题是反题,最后导向兴趣是合题。
真正的兴趣是玩的天性得以发展的一个成熟的阶段。玩是与教育、与学习结合在一起发展的。
3、无论是约翰杜威的反思性思维,还是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黑格尔的辩证法-正反合,其原理都是一致的。回到福禄倍尔-玩是人的天性,都是把天赋转移到现实中的应用。
人在玩起来以后产生的自由、快乐、宁静、开放的状态下,人就会表现得特别聪明,就会产生创造。
4、所谓的反思性思维实际是玩的天性得到发展,发展到某个阶段产生的兴趣。他是从人的幼儿的玩连续发展的。
聪明的男人的对立面是有趣的好玩的女人;优秀的聪明的女人的对立面是有趣的聪明的男人;男人女人的合题是聪明才智彼此得到发展、相互成就。最佳例子:萨特和波伏娃。
小时候爱玩,青少年时会玩,成年时成熟的玩(反思性思维),老年时如老顽童,依然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你就是天才!
天才就是你我,还看什么,玩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