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读朱光潜《谈读书》
美学大师朱光潜就说过:“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无用,许多书都没有一读的价值”。万千世界,各种各样的书数也数不尽,纵使想“读尽人间书”,也是不太可能的。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书,认真读下去,你将受益匪浅。
世面上的书千种万种,其实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有好也有坏,读好书才是有营养。那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哪些书值得一读呢?这个问题比较难以回答,对于不同的人就说好书也不完全一样,根据自己的兴趣,专业读的书也不同。朱光潜先生也说需请教批评家和专门学者,“我不能告诉你必读的书,我能告诉你不必读的书”。之前,复旦大学教授的不必读书单广为流传,这位教授是中文系的博士,读过的书自然是大多数人要多的多了。他就列出了以下不必读的书:
绝大多数的中国古典小说;绝大多数的从“五四”到194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从1949年到1976年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的当代中国人写的历史小说;绝大多数的西方通俗小说;很多经典的哲学著作;所有的成功学、心灵学、鸡汤类书;所有的阴谋论类书。
手头有了一本书,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读书。读书的方法,朱光潜先生在《谈读书》中说:“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和你自己的意见。”很多人读书总是贪多,读每本书便不求甚解,一目十行,而结果读了这本忘了那本。试想自己以前读过的小说,诗词,有多少还有印象呢?还有人热衷于买书,买大堆书来“装饰”书柜,真正看过的却没有多少。因此书不在多,在乎精读的有多少。读书分泛读和精读,泛读是了解大概,整体框架,精读则重在深入的分析。
读书也不能全凭兴趣,读书要围绕一个中心,或问题或学科。比如研究一门科目,就找那个科目的重点书籍,一部部读完。或者围绕一个问题,找寻与之有关的书,挑有用的看,非常重要的要反复看。
读书总是不进脑子,看了就忘?实际上读书要以一个中心,形成组织系统。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系统,比如你研究科学,应该先读科学史,这样在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大概的逻辑概念框架,以后再读详细的理论就是往脑子里的框架中填充内容了。又如读史书,重点关注政治和教育之间的关系,以后读别的书相应的论述就能对其进行补充,也就自然归于一个系统了。这样一来,读书就像输液一样,为我们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而不是一股脑的往里塞,搞成一团浆糊。
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读书笔记也是很有必要的。可以选择摘抄,读书做笔记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正如“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到写作的时候便有话可说。记笔记也是要讲究,储存有用的材料,分门别类,形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