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的方法论:驶向星辰大海的舰队

2016-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Bonavita

学习每一项技能都有其特定方法论;方法论是学习效率的保障。而“如何找到学习一项技能所需要的方法论”,也有方法论——“如何学习”的总方法论。

以下,是我出于自身学习经验,对“总方法论”的一些思考。举例主要来自吉他弹奏和英语学习。

一、Chunking:学习的核心过程

Chunking中文译为“模块化”。学习科学的研究者普遍认为,“模块化”是习得一切能力的核心过程。

以吉他为例,完整的弹奏牵涉到视觉(读谱)、听觉、手部动作和节奏,左手和右手又需要分工,初学者自然很难协调运作,但熟练之后就变得比较容易了。这个熟练的过程其实就是chunking在起作用。

比如,视谱弹奏是很多业余吉他爱好者的死穴。音符在吉他上的分布较钢琴而言杂乱无序,会吓退很多初学者。但若能克服这一关(远没有想象那么困难),就能体会到,与其死记一首曲子在琴弦上的所有位置分布,视谱弹奏要远为简单、快速、不易遗忘。记忆五线谱音符在琴弦上的对应位置,其实就是第一层级的chunking:乐谱上的一个音符,与左右手的相应动作,组合成了一个模块。所谓熟练,就是指调动左右手的过程逐渐沉入潜意识,再无需意识参与:视觉一接受到刺激,双手就自动进入某种动作。

沉入潜意识的过程越多,表现在外就是动作越熟练。随着练习的深入,学习者不再需要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进行识别。一组一组的音符呈现出熟悉的形状,双手“自动”做出一系列相应动作。与之前的单音符chunking相比,这就是更高一层级的chunking了。

这种模式在其他领域也很常见,比如下棋。熟练的棋手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大量棋谱,思考和决策所花的时间也明显少于常人,是因为长期练习让众多“模块化的”布局形态留在了脑子里。因此,学棋往往从记忆棋谱开始。

再以英语为例。初学者往往需要将对方说的一句话拆分成自己能够理解的语义单位,比如把What are you doing?拆分成四个词,逐一辨析,再在心中组合成有意义的句子。而熟练的英语使用者,只需听到watər u这个粘在一起的语音(chunking),就已经在潜意识中迅速处理了信息(对方在问我……),从而只需把注意力放在最后一个单词,看看对方具体想问什么。听力效率的差异显而易见。反过来,语言输出(说或写)也是这个道理。固定的搭配和句型模式(chunking)可以在潜意识层面运行,也就是人们在说母语时常有体会的“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从神经元的层面来讲,chunking的发生源于新的神经通路的建立。以视谱弹奏为例,初学者一开始只能通过“识别音符→找到在琴弦上的对应位置→调动双手弹出目标音”这样A-B-C的方式完成。熟练之后,大脑在A和C之间建立了一条新的连接,因此步骤B就被省掉了,信息传送的速度也因此大大加快。在这个意义上,chunking的实质就是更多神经通路的建立。神经通路越密集,通俗来讲,人就会显得越“聪明”。

越复杂的知识,越需要更多层级的chunking。那么,如何高效chunking呢?

二、拆分、组合与基本功:效率最高的学习方法

还是先从吉他说起。

很多业余吉他爱好者,学吉他都是因为十分喜欢某几首歌。如果严格按照学琴的步骤,或许要相当长的时间(比如1~2年)才能弹到那几首歌的水平。当然捷径也有,那就是挑一首乐曲,从头到尾挨个记住手指的动作,然后反复只练习这一套动作。

依靠这种办法,有不少爱好者咬牙学会了一些有相当难度的曲子。但数年过后,他们发现自己还是只会弹这几首,还稍稍不练习就会忘,而且由于学习新曲子难度太大(又要重复一遍挨个记住手指动作的苦功夫),往往就很难坚持下去了。

另一个领域的例子来自一个美国小朋友K。7岁的时候,K在一个中美交流的活动上发表了一篇中文演讲。K完全不会讲中文,这篇演讲是他在一名中国老师的帮助下,一个音一个音模仿背诵下来的。儿童具有惊人的语言模仿能力,所以当时的听众都以为K是个会讲中文的美国小孩。当然,活动结束后不久,K就把这篇演讲忘得干干净净,而且仍然完全不会讲中文。

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当然在于基础不牢。某一项能力难以进步,其原因多半会追溯到基本功不扎实。如果以建筑类比,最基础的功夫就像一砖一瓦,chunking就是把这些砖瓦组合在一起成为小模块,小模块再组合成大模块,大模块最后组成完整的建筑物。如果没有最基础的砖瓦,造出来的东西,大概就像用纸板做了个外形差不多的东西,虽然像,却摇摇欲坠,很难入住。

零基础面对一首想要学会弹奏的乐曲,就像没有建筑经验的人面对一栋想要自己建造的房屋,入手之处应当是构成这一切成果的基石——基本功。

所谓基本功练习,在我的理解里,就是指把需要学习的东西拆分到足够细,然后在每一层chunking上练习到足够熟练——练习到无需思考、沉入潜意识的水平。

以吉他为例,手部弹奏动作可以拆分为左手和右手。左手拆分到底,是每一个指头按弦的动作,单独练好了每一根指头按住任意一根弦的动作,再练两个指头的组合……右手拆分到底也类似,从单根手指拨任意一根弦的动作,到多根手指的轮换和组合……

这一套小模块熟练了之后,继续往上搭建简单的练习曲,才能弹得流畅动听。此时左右手的动作已经熟练,无需在弹奏时同时关注动作是否标准、弹出来的音色是否对劲、节奏是否踏对了等多个问题,才能转而专注于新的chunking如旋律的组合形式。复杂的乐曲,就是这样由许许多多小的旋律和小的技巧模块组合构造而成。

回顾学校基本学科的学习,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学科的入门都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出发。每一个基础概念就像是一块砖,在反复的打磨和理解之后,才能与其他概念一起,组合成更高级的概念。随便写个二元一次方程,尝试向一个幼童解释,便能领悟到这个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数学工具,立足在多少更基础的概念之上。如果其中有未掌握的基础概念,最终对二元一次方程的理解也会出现问题。

与学习乐器相关的研究硕果累累,其基本功的拆分、组合和练习安排已经有前人做了大量功课,爱好者通常只需按部就班地学习就能有明显进步。但在学习很多其他知识的过程中,我们有时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拆分和组合,找到练习基本功的方法。而这部分工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就拿每个人都学了至少10年的英语来说。如果现在让你向一个零基础成人教授英语(儿童的二语习得模式与成人不同,这里就不详述了),目标是能够无障碍听说读写,你会如何拆分基本功,安排学习计划,最终达成目标?

背单词记语法?背课文背对话?大声朗读课文?不管能不能听懂先海量听英文?找一个外国人狂聊天?看美剧?学新概念英语?

市面上兜售的英语学习方法汗牛充栋,上述只是一些最常见的说法。然而,自己的目标具体是获得什么样的能力,这些方法如何能够使人拥有那些能力,如果是有效的方法,如何拆分到每一天都能完成的练习,这些问题,可能人们并未细细想过。抱着“如果我处在有很多人说英语的大环境里,我的英语就会好了吧”,或者“我看了那么多美剧,说不定哪天就能流利开口了吧”这类想法,最后恐怕会很失望。

说到底,如何将一项能力拆分成足够细致、能通过练习被有效掌握的基本能力点,并安排循序渐进的组合练习方案,就是所谓“学习方法”的精髓。优质的学习方法,有时很需要花一番功夫才能找到。近年来很火的概念“刻意练习”,就必须建立在这样一套仔细拆分、组合和安排好的基本功练习计划上。

三、“逃逸速度”:入门的正确姿势

基本功的重要性强调多少遍都不为过,但有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练习基本功真的很枯燥啊,怎么才能坚持下来?

如何坚持,这个问题其实方向不太对。“基本功”“坚持”都是苦哈哈的词汇,自带痛苦属性。但这种隐含的痛苦假设很具误导性。正确的问题应该是:如何才能让基本功练习变得容易/轻松?

与“兴趣”相关的讨论很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才会做得很好”,与“兴趣是个伪命题,你做得好的事,一定会喜欢”,似乎都蛮有道理。两个观点看似对立,实则道出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兴趣与能力有强烈关联。两种观点争的只不过是孰因孰果。

虽然难以断定因果,不妨这样考虑:由于兴趣与能力有强烈关联,所以做好其中一个,就有大概率获得另一个。事实上,一切尝试都起源于兴趣,哪怕这兴趣只有一丝丝,哪怕这动机是十分现实的升职加薪。理想状态下,兴趣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正反馈:萌生兴趣→获得能力→兴趣高涨→能力深化→循环往复。在此过程中,基本功的熟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跟枯燥和痛苦离了一整个技能的距离。

所以,如何进入这种正向循环,才是真正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

物理中的“逃逸速度”是个颇有助益的类比概念。最初接触到这个思考方式,是“鸡汤作家”李笑来的书《重生——七年就是一辈子》:“……第一宇宙速度是7.9 km/s——用这个起始速度发射,航天器可以环绕地球飞行;若是起始速度超过11.2 km/s,即超过第二宇宙速度(又称为“逃逸速度”),那么航天器可以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离地球……第三宇宙速度,16.7 km/s,可以让航天器飞离太阳系,第四宇宙速度,大约应该是52.5 km/s,能飞离银河系……”

李笑来引用“逃逸速度”的类比概念,是想说明,要实现财富自由,必须以最快速度赚到第一笔足够的资产,超越“第二宇宙速度”,才能摆脱日常开支这种财务上的“重力加速度”,从而飞向更远的地方。

抛开资产问题不谈,“逃逸速度”在学习方法上也是个很精妙的类比。如何在学习初始阶段取得“逃离地球”的速度突破,是很有意义的思考。我亲身经历、有强烈体会的“逃逸速度”,就与英语学习相关。

受限于中学英语教学水平,我的英文一直到本科毕业为止,都是听力口语极烂、词汇量捉急、写作通篇Chinglish、除了考试能过四六级之外一无是处的水平。那时的自己几乎已经放弃英语这门技能;自由阅读英文书籍资料、无字幕观看英文电影、与国际友人畅谈人生等等根本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一个极其偶然的机会,我开始阅读《哈利·波特》的原版小说。《哈利·波特》本就是儿童文学,从词汇量和语法复杂度来分析,难度并不高,完全在高考大纲内。每一名过了四级的大学生,都应该有能力阅读。话虽如此,我一口气读完7本小说的那一天,切切实实体验到了什么叫“脱胎换骨”。回想起来,那种心跳加速、想放声高歌的兴奋感,用“逃逸速度”来描述,太精准不过。

从此,“学习英文”不再等同于背单词、做习题、学搭配……英文,可以直接用来读喜欢的原版书!那时的我并不知道,这种通过阅读来学习外语的方法,原本就受到众多外语学习专家的推荐。尔后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效果显著,进步神速:在很短的时间里,我的词汇量暴增,很多词虽然没有刻意去查询或记忆,但因为在各种情境中反复出现,所以不知不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连带着,多样化的词义、复杂的搭配、微妙的情绪、文化的细节,都在无意中层层叠叠积累起来。有了足够的输入,听力、口语好像在一夜之间变得容易了。

后来发生的事,就是前文提到的“正面反馈”,或者也可以看做“马太效应”:因为英文能力好于平均水准,所以在工作中有比常人更多的机会使用英语。英文的笔译口译、商务信函、合作洽谈……英文的学习和使用已经无法分清,边用边学,越用越好,兴趣愈加浓厚,能力逐步提升。这种情况下,同样是打磨与英语相关的基本功,同样是记单词、抠语法,却再不觉得痛苦。大厦的钢筋已经搭好,添砖加瓦就是很愉快的事情了。

于是,当年觉得遥不可及的梦想,不知不觉就实现了。虽然严格来说自己的英语并没有特别好,可只要是需要用到英语的地方,都不会有太大障碍。而之所以走到这一步,与“努力”和“坚持”都没有太大关系。最最重要的推动力,还是多年前第一次读完《哈利·波特》的体验。我在那一刻,第一次体会到习得这种能力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有了这个明显快于常速的起始速度,我才终于得以体会到飞向太阳的感觉。

回头想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在早期有这种体验,或许学习英语就不会是“十年无进步”的苦役了吧?自己浪费了多少光阴,才误打误撞摸到诀窍啊!

可见,在学习一样新技能时,如果有办法尽快体验到“逃逸速度”,就有机会摆脱绕着地球转(原地踏步)的命运,快速进入愉快又高效的“正反馈”过程,新技能的习得也将变得更容易。

依照这种思考方式,我在学吉他这件事上进行了一点特别的尝试。

吉他入门其实并不容易,因为要学习的基本功相当多,要克服的困难(如琴弦伤手指)也多,零基础的初学者很容易一开始就在重重困难面前止步。如果按部就班的学习,很可能几个月过去都无法弹唱一首简单的民谣。几个月的时间十分宝贵,人们的耐心和热情会燃烧殆尽,若没有像家长强力逼迫孩子那样的外在束缚,就会永远停留在只会弹《小星星》的水平。

为了尽快体验到“逃逸速度”,我采取的办法是从相似度很高的弦乐器尤克里里入手。尤克里里的弦,柔软、数量少,基础和弦还很简单,被誉为“世界上最容易入门的乐器”。果不其然,拿到琴几天之后,我就能磕磕绊绊地弹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了。一个月后,我能不那么磕绊地弹唱十来首喜欢的流行歌曲了。虽然水平并不高,但那种从无到有、从“完全不能”到“能”、飞速逃离地球的感觉,实在太棒了!

品尝够了这种兴奋感,想要进一步学习时,我换了吉他。现在,我对吉他基本功的练习保有十分平和的态度,充满耐心。我不再急着要弹唱出一首歌,因为那种感觉我已经体验过了。正因为体验过,所以能清楚地看到,现在练习的每一项基本功,都能让弹唱和演奏的水平上一个台阶。

由此可见,入门是个技术活。在初始阶段密集学习、迅速习得“逃逸速度”所需的基本能力,其效用超乎想象。在这个意义上,请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指导,是提高初始速度的利器;作为自学者,则要尽快摸索到体验“逃逸”的方法。如果学习外语,就尽快开始使用,学歌看剧与人聊天都可以;如果学习编程,就尽快开始创作,即使最初的作品简单又错误百出也没关系;如果学习某一学科,就以最快速度吞下术语、概念和知识的框架体系,然后开始广泛阅读文献、参与学科讨论……

学习的方法论是持续成长的武器。愿每个人都能逃离地球,飞向星辰大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