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注意事项(1)
2021-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兰曦_
1、慢性病:需要灸的周期长一些。
前3天,每天灸1次;以后间隔一日灸1次或间隔两日灸1次,可连续灸治1个月、2个月、3个月,甚至半年或1年以上。
2、保健养生:每月灸3~5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
3、急性病、偶发病:有时只灸1~2次,就结束了,以需要而定,不必限制时间和次数。
4、部位不同,灸法不同。
头面及胸膈以上,均不宜多灸;
下肢及肉厚处,多灸不妨;
凡肌肉偏薄之处,骨骼之上,以及大血管和活动上节、皮肤皱纹等部位,均避免直接灸法;
凡肌肉肥厚之处,尤其是背部俞穴多灸长灸无妨。
任何灸法均可使用。
5、灸的程度
可借鉴前人的经验。
如《医宗金鉴》上说:“皮不痛老毒浅,灸至知痛为止;皮痛者毒深,灸至不知痛为度。”这是指外科灸疗痈疮毒而言。
更具体地说:“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然头与四肢皮肉浅薄,若并灸之,恐肌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其艾炷宜小,壮数宜少。有病必当灸巨阙、鸠尾二穴者,必不可过三五壮。背腰下皮肉深厚,艾炷宜大,壮数宜多,使火气到,始能去痼冷之疾也。”
所以,做艾灸就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决不能草草了事。
用艾火灸烤,表热里不热,是不可能达到治疗目的,这就是“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白吃苦头)。
6、艾灸顺序
古人对于艾灸的顺序,有着明确的论述;
如《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先上后下”。
《明堂灸经》也指出:“先灸上,后灸下;先灸少,后灸多”。
艾灸的一般顺序是:
先灸背部,再灸胸腹部;
先灸上部再灸下部,先灸头部再灸四肢;
就壮数而言,先灸少而后灸多,由小逐渐增强;
就大小而言,先灸艾炷小者而后灸大者,每壮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