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社每天写1000字

亲密的悲哀:解读《为何家会伤人》

2020-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物永驻

这本由心理学家武志红写作的书籍《为何家会伤人》,是一本简明扼要的心理学著作。作品结构清晰,围绕家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一系列中国原生家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透析了一直以来被压抑在亲密关系背后的悲哀。

作者本人是精神分析学派,属于弗洛伊德体系,而弗洛伊德作为知名的心理学家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弗洛伊德本人存在很大争议,但我们不能忽视精神分析对于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弗洛伊德过度强调性本能,作者也不可避免地带有弗洛伊德的色彩。但就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武志红的精神分析带有中国特色,对于中国家庭的解读是具有一定意义和正确性的,作为普及性的心理学知识是合乎科学的。

本书第一个部分讲的是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但是我们不免存在着武志红提出的问题,在恋爱过程中,由于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男生或女生寻找的恋人是以理想父母为原型,希望对方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以弥补自己在童年的遗憾,但是双方都想得到对方的爱,而不去付出,就容易产生裂痕。

根据在书中所列举的真实案例来看,这种说法更具真实性,这样希冀寻找理想父母为原型的恋人,是在无意识中希望对方能够修补童年的错误,但是却忽略了客观事实,对方只是“符合”而不是“等于”,恋人不是自己的工具。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忽略这些,只是凭着单纯的冲动和自我营造出的憧憬幻觉来恋爱,等到最后足够了解对方时,却发现对方真实的模样与自己期望中的样子相差甚远,矛盾便会随之产生。

特别是现在的社会,爱情是交换关系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恋爱的男人会希望通过交换女人的肉体,服务(婚后照顾自己和孩子,孝敬父母)和在外装饰作用(特别是漂亮的女孩子)满足虚荣心理,而女人则希望交换金钱和贵重物品(房子,车子,奢侈品)来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在恋爱关系上就更加不注重对于对方的审视了。

其实,恋爱的男生女生,已经跨出了分离的最后一步,如果不能学会分离,那么人就永远不可能成长。恋爱不是要找一个以理想父母为原型的爱人,对方是一个与你不同的人,而不是工具,只有正确认识了这一点之后,才能开启正确的恋爱。恋爱就是一种尝试与修正的机会。

恋爱不等于嫁给“爸爸”,和娶回“妈妈”,很多原生家庭的爸爸对自己的女儿无微不至,亲密无间,那么女孩长大后就会容易产生恋父情结,她会想要嫁给一个年龄比自己大,像爸爸一样照顾自己的男人,而男孩则相反,想找一个带给自己温馨感,像妈妈一样的大姐姐。

这都是源于童年受到的溺爱或者创伤之后形成的自我补偿,都是由于不平衡的依恋以及时间上的错位导致的悲剧性结果。

这样一来,恋爱关系就会畸形,很多的恋人靠着揣测,以己之尺,度量他(她)人之长。尤其是男人和女人本来就是相差极大的物种,男人偏向于理性思维而女人偏向于感性思维。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女人如果因为手机关机,开机之后发现自己的男朋友给自己打了十几个电话,女人第一时间会感到感动,并不会去想男人打电话的动机,甚至是隐藏的麻烦,而男人如果碰上相同的情况,第一时间是觉察到自己要“完蛋了”,同时会思考对方是不是遇到了麻烦。

在结婚以后,男人或者女人对自己的伴侣进行了部分推理,导致“你的事实不是我的事实”,对事实进行推理,“他常做什么=他爱做什么”,一厢情愿地进行理解。如果一个男人整天陪着女人逛商场给女孩买衣服甚至是内衣,他并不一定是真的喜欢去买,只是单纯地认为这样可能对方会感到开心,而女人却认为男人喜欢给自己买衣服,然后将所有买衣服的打算由男人付诸行动,却不料这样加大了双方的隔阂,男人会对此感到厌倦和恼怒。

因为对方终归是别人,既然是“别人”,就会有“别”,所以倾听她(他)的心声,才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自己主观的臆测。


分离,确实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很多初为人母的年轻妇人,把孩子当成了自己的镜子,看着自己的孩子可爱的笑脸,从此与婴儿产生了共情链接。短期上看来,效果是正向的,母亲和孩子亲密无间,可以加强双方情感的关联,特别是母亲学识渊博,有修养时,对孩子的成长会起着重要性甚至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孩子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武志红提到,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一个精神胚胎,会经历依赖,反叛,和解,独立等不同时期。孩子终究会长大,与家庭迟早会分离,成熟的分离是爱而独立,而拒绝分离,和单纯的逃离都是过度溺爱导致的悲剧。

溺爱是源于父母的自恋,父母内在的精神或者说武志红提到的“内在的小孩”向外投射于现实中的孩子身上罢了。

简单来说,父母没有从他们的父母那里得到溺爱,然后就将自己的遗憾由自己的孩子来满足,将自己的孩子看作自己,将自己看做自己的父母。

溺爱孩子就是过度的阻碍,很多父母溺爱孩子产生了依赖,拒绝分离的新闻屡见不鲜,相信你我也看过不少。但是仍有很多人不明白,或者是不敢抗拒,实际上最后毁掉的是自己,甚至还有家庭。

我注意到,每一个中国父母几乎都会进行自我牺牲给孩子制造愧疚感,然后以此迫使对方服从,当自我牺牲作用不佳时,父母会给你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我是你爸爸(妈妈),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你好。”

实际上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罢了。并且在童年时,明明是父母的过错,但是都会把责任转移到孩子身上,进行归罪。

因为自己无意识间犯了错误,而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最常见的是丢了钱,父母会责问孩子是否偷了钱,结果不重要,他们只是想找一个替罪羊而已。在中国古代,因为某个失误丢了粮食,将军就会下令杀了运粮官,而之后善待运粮官的孩子,即使丢了粮食是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这些例子在中国屡见不鲜。

极端的情况下,孩子痛苦的童年可能会成为诱发神经症的种子。

以前在豆瓣上,有一个“父母皆祸害”的小组,就是极端情境下的极端体现,虽然他们遭受了家庭的“迫害”,行为有些极端,并不提倡,但是他们的存在印证了中国家庭畸形的亲密关系。

这也是大多数中国青年的隐秘写照。


武志红特别提到了中国式家庭:你的感受如何被扭曲。

这句话很有意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存在等于被感知,而忽视了感知,就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武志红提到了未被感知三种的状态:忽视,双重矛盾,僵尸化

特别是所谓的僵尸化最具有代表性,僵尸化是指父母希望孩子保持一动不动的状态,你的活力仅仅体现在执行父母的意志上,他们希望你只是他们手脚的延伸,而不能有任何自由意志。父母会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动用一切自己可以运用的人脉关系和资源为孩子的上学,工作铺好了路,让孩子按照制定好的路线前行,却忽视了孩子的主观意志。

被压抑的孩子如果具有独立意识,他们常常会和父母抗争,如果父母讲道理,自己也有能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事情就会有圆满的结局。就像汪峰的经历,他的父亲从事的是古典音乐,是一位严肃的艺术家,而汪峰却叛经离道,不喜欢古典乐,喜欢摇滚风格的流行音乐,于是父子关系紧张。但是汪峰凭着自己的热血和才华,逐渐在华语乐坛崭露头角,最后汪峰成为了中国摇滚乐教父级别的歌手。看到孩子取得了成绩,汪峰的父亲放下了偏见,和儿子和解了,但大多数时候,孩子都会屈从于父母的意志,在最后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做父母安排的工作而痛苦不堪。

而正确地存在会有安全感,认知到了自我,这时候拥有的存在性安全感能够受到内在完整的自我身份和统一性,并且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就是说不是偶然的,并且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内在的真实一致的价值。

而假的自我导致了迟钝,假的自我将身体与“我”分离,并将真的自我放逐到了一个与身体无关的空间,所以身体的伤害也不容易让他们有着切肤之痛。

实际上问题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儒家文化的毒害,儒家文化极力贬低个体的身体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规范。所以孩子们只能压抑自己,努力奉献,不然会受到社会的谴责,而奉献的结局往往是被忽略。

越往下读,越能清楚地看到中国的家庭进入了一个轮回:男女相爱,然后结婚;结婚之后,男人工作忙碌,会不经意间忽视家庭,女人紧抓男人而不得,就会紧抓自己的孩子;等到孩子长大之后,男孩会主动逃离,拒绝和抗拒家庭,女孩如果父亲一直缺席,就会不知情欲为何物;因为被抛弃的创伤,女孩会对亲密关系有着强烈的需求,但又觉得这样得不到,所以就会找容易被掌控的男人,而男人因为被母亲掌控而产生抗拒,并且产生了对妻子的抗拒。

而婆媳关系就此发生矛盾,婆婆和妻子都得不到儿子的情欲,妻子就会将自己的情欲转嫁给自己的孩子,重复轮回。就在这样的轮回中,家庭充斥着压抑感和孤独感,必定不能长久。

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而中国的家庭却是充满着悲哀,过度的亲密是有害的行为,但是长久以来的中国式家庭的伦理关系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使明白弊端又有几人能够改变?惟愿看到此文的朋友,愿你拥有被爱照亮的生命,保持自我,一路走下去。


很高兴与你相遇,更多精彩好文欢迎关注自媒体:无物永驻,多平台同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