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不完美
越是美丽的宝玉,越是会让仅有的一丝污点格外刺眼;追求完美的人却渐渐的会突现出自身的缺陷。
人类文明越是发展就越是喜欢对人性追求“完美”,无论是品德还是某些技艺,渐渐的都被认做是对一个人是否完美的评判依据,以至于出现今天对一个人认做是无比的高尚与完美,明天可能就会因为看见光鲜亮丽后的一丝阴影就对其嗤之以鼻。越是在众人间身居高位的人越是容易产生硕大的污点,这就如同越是被阳光照射的雄伟建筑身后的阴影就会越大一般。人们总是将古时的圣人比作是人类战胜人性之恶的楷模以此来告诉自己,“人性是可以变得完美的,欲望是可以被自己剔除的。”
如果人性的恶可以被剔除,那么善也一样吧,难道人性真的可以发展成两个极端化吗?圣人如同神明压制人性一切的恶,恶人则释放心中无限的欲望与冲动成为人型的野兽?
事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性。
我认为,人性的“善”与“恶”是社会进化的结果;在我们祖先进化的某一天,在某一个初具规模的原始人类社会中产生了善于恶的概念,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对人类进化有益的被接受的称之为善,而有害于人类社会的被称为恶,但无论社会是否接受,欲望、冲动这些原始的恶性是人性与生俱来的,在野兽进化为人类之前就存在的,它比所谓的“善”要更加的在人的心中根深蒂固,人的“恶”其实与野兽的“恶”并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既然“恶”无法避免,为什么如今的人类社会“恶”却难以显现出来呢? 为什么我们没有如同野兽一般愚笨而嗜血呢?
答案是,“罚”压制了“恶”强迫着人性实施“善”的举动。
打个比方,有一只热爱打架的黑猩猩,原本的它暴躁且嗜血,在野外抢夺同伴的食物让它获得了最大的生存条件,然而有一天它被抓住并关进了动物园,它每抢夺一次食物驯兽师就抽打它一次,最终它不再攻击同伴。
为什么那只黑猩猩会改变自己原本“恶”的举动而变“善”呢?这是因为它所处的社会环境需求的改变,原本在野外原始的社会它的“恶”行是对它来说有利的,那样的社会需要它的“恶”行,但它进入了高发展的人类社会后社会需要的是它的“善”行,而“恶”行会遭到皮鞭的抽打,社会的要求强迫它压制自己的“恶”转而进行“善”举。
人性本身是丑陋的,就如同那只大猩猩,但是社会与人性需要平衡,而法律也就是所谓的“罚”就是维持这平衡的关键,就如同驯兽师的皮鞭,强制着人性不体现其“恶”的本质转而做出有利社会的行为。但“恶”依旧存在,虽然被压制 ,但那只大猩猩只要脱离了“罚”的控制回归野外,依旧会显示出“恶”的本质,并且压抑的越久,“恶行”就越是令人发指。
平凡人是不会承认人性的丑陋的,我们习惯于学习“品德”和“技艺”来成为我们人性的遮羞布,从而实现我们的“完美”,而只有真正认识到人性的丑恶并勇于面对它的人,才可以将精神超脱于凡人,他们也许就是我们如今所认为“完美”的圣人。
正是这不完美的丑陋的人性,才使得人类有真实的一面,而正是我们喜欢为人性辩解,才使得我们有虚伪的一面;某些无比正面的人也会在某些时刻做出变态之事,有时罪大恶极之人也会在教堂前泪流满面。
不完美的才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