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感
孔子是一个怎样地人?很多人可能会回答:“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但我们可能会忽略掉地是,孔子也是一位高明的学生,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六艺皆通习之 — 礼、乐、射、御、书、数皆精。他向郯子询问古代官制,也曾与南宫敬书适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这时候地孔子已经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纪了!三字经中”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似乎已经很了不得了,但是纵观孔子的一生,从他十五志于学开始,他从未停止过思考、发问。他的一生一直在向别人学习、向社会自然学习、向自己学习。贤人之所以为贤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其皆出于此乎?孔子希望为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重新立规矩,只有人人都懂得谦逊有礼社会才会安定,他希望用条条框框限制住索取无止境的人心。所以他认为学习的终极目标应当是”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希望的我们的学习,无论是从书本中学习也好,学习他人也好,通晓了道理再去身体力行也好,最终都应该在先天的本性与后天的”礼“之间寻找一条中庸之路。既不放纵自己身为人的本性(欲望)也不刻意去压迫它,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就粗鲁遭人鄙夷,过于压迫就显得浮夸虚伪,只有恰当的性情与礼仪,才能称之为君子。人人都成为君子了,社会自然安定大同了。但是,君子又怎么会是那么容易成为的呢?我们听到更多的其实都是伪君子 -- 满口的仁义道德,满肚子的男盗女娼。所以孔子又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不能不用更严肃、更努力的态度对待学习这一件事啊,道阻且长啊。学习的终极目标那么难实现,人总会失去动力是不是?所以孔夫子又给我们定了一个小目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你要对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不自大,不自馁。听起来很简单,确实很简单,在学习中需要这种踏踏实实的态度,每进步一点,都停下来完成这个目标,”吾日三省吾身“,只有这样你才能保证方向不偏,能够抵达最后的”君子“目标。
明确了目标,接下来需要的便是态度和方法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是圣人,圣人亦有“师傅”教诲。但是“圣人无常师”,为什么?因为“文武之道,未坠于地, 在人。”,大地上到处都是道理啊,到处都是“道”的存在。所以孔子以“道”为师,哪里有“仁”与“恕”哪里就是孔子的老师。在孔子的眼中,学习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无论男女、无论年龄、无论学识大小,只要有可取之处就应当向其虚心学习。这是孔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几千年后依然值得我们敬佩、学习。前面说过,孔子六艺通习,最后也形成了自己的学派,那么他是否有什么独特的学习能力比如记忆力超强呢?孔子自己给的回答是否定的,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谈到:“你以为是因为我记忆力好才能学这么多?不,那是因为我用‘一’以贯穿”。这里的“一”,就是“吾道一也”里的一,就是“仁”与“恕”。可以看到,无论学了多少,无论学的有多杂,孔子始终记得牢牢抓住“仁”与“恕”这个中心,让自己的学识都长在“仁、恕”这条主干上。这是孔子方法的核心。在能够抓住之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确立追求道的目标,用“德”与“仁”做依据与基础,再用六艺这些实实在在的技艺作为实现的工具,这是孔子的方法,也是态度。道理讲多了似乎都有假大空的嫌疑,所以孔子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凡是道理,都需要求一个身体力行,孔子的周游列国其实也不仅仅只是讲学而已,更多的是孔子在学习,在实践中学习,把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思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
行文至此,突然想到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那是儒家怎样的一腔碧血与浩然正气,又代表了对民众与社会怎样的责任感与对安定美好的追求。不论后世儒学的道路怎样,是否被有心人利用用越来越多违背了“仁”、“义”、“礼”的规矩来束缚世人民众。最初的儒家、孔老夫子依然值得我们的尊重与敬佩,若有机会,定去曲阜。往事不可追,今夕犹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