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读书

垃圾情绪制造机

2024-02-01  本文已影响0人  乐涵

我,是高敏感人群的一份子。

因为对周围情绪的感知过于敏感,又不想看到有激烈的争论,为了维护“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面和气,我一直冲锋在一线。

谁说话有火气了,马上打个圆场;那谁谁要争起来了,立刻扯开话题;冷场了,赶紧找个话头......

很累,但这就是既敏感又拥有讨好型人格的我。

我无意把自己的性格缺陷归咎于父母,但事实上,原生家庭确实在我的灵魂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就算我读了再多的书,懂得了再多的道理,我也不可能变成了一个不敏感的人。

唯一的方法是,远离人群,减少社交。

毕业后,我愈发喜欢独处。

对我来说,独处不是孤独,而是自由。

“你是阿刁,你是自由的鸟!”——这是张韶涵在《我是歌手》舞台上的神级翻唱,每次听到都会震颤我的心神。

我虽甘于平凡,却希冀做自由的鸟。

可是,世事哪能尽如人意,总有避不开的人和事。

面对避不开的一些人和事,我既无法让自己的感知变得迟钝,又不能控制别人的情绪表达,我该怎么做才能不让别人的情绪影响自己呢?

我既不想做垃圾情绪制造机,也不想成为垃圾情绪回收桶。

现实是,当我感知到垃圾情绪时,我会把它回收并转移到自己身上,然后再制造新的“垃圾”向外散播。

更严重的是,我能清楚地意识到我正在产生“情绪垃圾”,而且直面这些不良情绪的第一受害者就是我最爱的孩子。

但我却无法从这堆“垃圾”中挣脱出来,我被自己感知、回收、生成的“情绪怪兽”吞噬了。

我知道他在那里,却杀不死他。

我开始思考如何不让自己变成“垃圾情绪制造机”。

我想到了流水线作业,要想顺利产出成品,需要流水线上的每道工序都按部就班地完成作业并传递给下一道工序;只要其中的某个环节出了差错,就无法制作出成品。

垃圾情绪的制造过程也像一条“流水线”:先感知别人的情绪,然后回收这些“垃圾”,通过一系列内部反应,最后生成“新垃圾”。

要想不产出新的成品“情绪垃圾”,方法其实非常简单,破坏流水线中的任何一节链条即可。

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准爆破点。

作为高敏感人群,感知他人情绪、进行精神内耗,这是大脑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想要改变就是在跟本能作斗争,这太难了,所以唯一的突破点就是“回收情绪”这一环节。

到这里,我不禁对自己发出灵魂拷问:

“别人的情绪关你什么事?”

对呀!

别人的情绪关我屁事啊!

我管他开心不开心,管他难受不难受呢,这些不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吗!

我来当别人的情绪回收站,然后把自己的心情抹的乌漆嘛黑,别人知不知道、乐不乐意、领不领情,这是他们的事,反正我像个傻瓜蛋。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用别人的情绪来惩罚自己,真是蠢到极致了!

我盘条靓正,又不是人形垃圾桶,拒绝回收别人的情绪,一切魑魅魍魉给我退退退!

我要重新再去看一遍《被讨厌的勇气》,再学习一次“课题分离”。

处理人际关系,八字真言牢记心中:你的情绪关我屁事!

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