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哪有资格哭泣?——《起跑线》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跟我一起去追剧》
已经很久没有看电影了,这个学期似乎格外忙碌。好不容易有了一点空闲时间,我却还是选了一部跟教育相关的电影,虽然觉得并不轻松,但确实受益颇多。
1、平静生活被打破
影片的开头从拉吉和米塔的相识展开,看得出来拉吉对米塔一见钟情了。然后镜头一转,当年的小裁缝变成了一个服装大亨,在把顾客逗得心花怒放时突然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然后就是米塔带着拉吉到处去看私立学校。
很明显,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米塔心心念念想让孩子进入排名前五的私立学校,而拉吉却认为孩子读公立学校也没什么不好的。
但深爱妻子的拉吉到底还是妥协了,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要想进入私立学校首先要买学校附近的房子,于是他必须离开从小生活的街区。
看得出来他和街坊邻居的感情都很好,临走时他一个一个和大家告别,米塔却觉得很无语。也是,此时此刻,她满心憧憬的都是女儿皮娅即将进入私立学校。
2、适应新生活
米塔对新生活非常满意,这里的居住环境很好,到处都是有钱人家,人人都会说英语,男士优雅女士高贵,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帮助。
拉吉却觉得浑身不自在,当他热情地和邻居们打招呼时,对方甚至都不理睬他。
这里一点都不友好,连空气中都洋溢着冷冰冰的味道。
为了尽快融入新生活,米塔在家里举行了一个大型派对,邀请了周围的邻居们。
拉吉一整个晚上都在维持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直到皮娅最喜欢的音乐响起,他才算是活了过来,冲过去和皮娅跳起了欢快的舞。
可米塔却觉得拉吉很丢人,那些上层人一边看着他们跳舞一边都在偷偷嘲笑拉吉,米塔一气之下把电闸关掉了。
3、绞尽脑汁谋名额
换了新家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尽快解决皮娅的入学问题。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米塔的焦虑,她的话一连串地冒了出来:“如果皮娅不能进私立学校,她就会失落,她就交不到朋友,以后可能会吸毒,甚至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拉吉万般无奈之下,只好答应想办法。
他们找了专门的顾问,不仅皮娅要接受各种培训,连父母也要。
一家人被折腾得够呛,最后却还是没有成功进入四所学校,他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也就是这时候,他们得知每所私立学校都有10个贫困生名额。拉吉被逼无奈之下,走了这招险棋。尽管他知道这是在窃取那些贫困孩子的权力,但他为了自己的孩子,到底还是做了。
没想到学校里一位正直的老师将这件事曝光,于是所有申请资料都要被严查,一旦被发现作假,很有很能入狱。
拉吉慌了,为了通过调查,他们一家人只好装成穷人,住进了贫民区。
4、转身一变成“穷人”
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糟糕:破旧的房子、泼辣的邻居、随处可见的老鼠,米塔觉得自己快要疯掉了。
但也就是在这里,他们认识了希亚姆一家人。
米塔教希亚姆的孩子英文,希亚姆则带拉吉去工作,他的妻子则告诉米塔如何在这里更好地生活。
这里确实很苦,但皮娅却笑得那么开心。
最后希亚姆为了帮拉吉筹钱(他以为拉吉很穷,没有办法帮孩子交费),甚至在被车撞了时直接选择私了,让司机赔了一笔钱,然后他就把那笔钱借给了希亚姆。
可以看出来,希亚姆一家真的很善良,待人真诚。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皮娅被抽中了,希亚姆的儿子却没有被抽中。
当孩子流泪时,希亚姆安慰他说,穷人是没有资格哭泣的,让他坚强一点。
但这又是一个多么暖心的父亲啊,当孩子说是不是自己运气不好时,他却说是学校的运气不好,然后还打起精神去帮皮娅庆祝。
4、回到原点
拉吉和米塔觉得非常愧疚,于是他们决定资助希亚姆的儿子所在的那所公立学校,将整所学校的环境都改善了一下,还不断送来各种教学资料。
希亚姆非常感激,当他从校长那里得知资助人的地址时,他想亲自上门感谢。
于是两个人就这样见面了,当谎言被戳破,愤怒的希亚姆决定去学校告发,但他却遇到了皮娅,那一刻他心软了。
可拉吉却决定把这个名额还给希亚姆的儿子,于是他冲到了校长的办公室。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校长策划了,她就是利用贫困生的名额为自己敛财。
拉吉决定把这件事公开,他联系了之前那位正直的老师,让公立学校的孩子参加了学校的表演,然后直接告诉台下的家长们,如果这些孩子可以进入这所学校,他们也能表现得很优秀,是富人家的孩子抢走了这些机会。
而米塔也终于醒悟过来了,她终于不再逼着老公说英语,而是站在他的身边,支持他给皮娅转学的决定。
结语
不得不说印度有很多电影真的拍得非常优秀,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可能有一些夸张成分,但更多的却是对现实的一种映射。
所有父母都在为孩子操心,无论贫穷或富贵,他们都想把最好的送给孩子。
但是,比起那些物质条件,我觉得更需要送给孩子的,是美好的品质。只有这样,孩子长大后才能真正活得幸福。
就像希亚姆,他们家确实很穷,但你能说他的孩子过得不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