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奇葩武器(三)———德国G11步枪:弹壳呢?!
Hello大家好!我是简书作者ThomasZenCheng。近期一直在赶我的寒假作业(毕竟小学生嘛!),两头不能兼顾,《世界各国的奇葩武器》已经停止更新半个月了。今天我就发出最近挤时间挤出来的(三),望大家给个好评,支持一下。
好了,回归正题:今天要讲的武器是G11无壳弹步枪,它的制造者是一向严谨而又对武器有独到见解和想象力的德国人。
经典和科幻齐聚一堂:G11与M36钢盔众所周知,枪械的子弹都是带有“弹壳”这个部分的。它自从圆头弹和尖头弹发明出来之后就一直跟着子弹,几乎从不“分离”。究其原因是因为子弹发射的原理就是:把爆炸物密封着填进弹壳,前面塞上子弹头,当枪的撞针撞击子弹后面的中央(也有边缘)位置的时候,子弹里面的混合爆炸物急剧升温,发生爆炸,将弹头推出去。弹壳起到封闭爆炸物空间,让爆炸物升温的效果;也有固定弹头、火药、弹药的位置,方便携带、在枪膛中定位。隔离火药与弹膛中间,避免烧掉弹膛。封闭火药,免得受气候等影响受潮失效等“小”作用。
子弹的结构一直以来,大部分人都认为子弹必须有弹壳。不然潮了怎么办?炸膛了怎么办?炸药推力不够怎么办?⋯⋯等等无数个问题都会出来。可偏偏有那小部分人不信邪,想尽一切办法消除“弹壳”这个部分。原因则是:根据统计,弹壳是枪上如同飞机起落架一样看似有用,实际上效率低得就像是“死重”。当然无起落架“海鹞”悲惨的结局可以说明至少起落架还是必要的(毕竟是“逗比”英国人)。不过无壳弹的“历史”就久远很多了:美国南北战争时,就有人研制过“纸壳弹”,发射后纸弹壳立刻被烧掉,不需要抛壳。显然这还是不彻底,于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德国、美国、奥地利、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加拿大相继研究“无壳弹”概念。有些只是三分钟热度,有些完全失败。只有德国人坚持到了最后。
拆解开来的G11,可以看到结构十分复杂接下来,我们就来讲一下G11能发射子弹的基本:无壳弹发射原理。其实十分简单:最基本的气动原理和自动射击的方式与普通步枪基本相同,但是抛壳装置则不需要。这有许多好处,比如可以大幅度地减小整个步枪系统重量,大大提高单兵携弹量,还能节约金属原材料。不过缺点也很显而易见:子弹自燃!因为普通金属弹壳能吸收很多热量,使弹膛升温比较慢,且在子弹入膛后又能在弹膛和发射火药之间起到隔热作用,所以很少发生自燃现象。而无壳弹发射时弹膛升温极快,且子弹入膛后发射火药直接与弹膛接触,结果当弹膛温度高于自燃温度时就会使子弹自行发射,即走火,十分危险。
G11的子弹剖面图不过德国人不是吃素的,他们把发射火药以柱式直接包在子弹外面,又创造了前无古人的2200rpm(发/分钟)的超高射速,一举两得,不仅消除了自燃问题,又提高了三连发射击的精准度。顺便说一下,它能有如此高的射速,也得益于它的无壳弹。不需要抛壳的话,射速至少可以成倍提升。(不过“消除”只是德国人吹牛,自燃此后依然是G11的最大问题)
不过要命的是,无壳弹技术太不成熟,缺点太多。主要是下面4点:
1、太大太重,无论是空枪还是装子弹都比HK416重,体积更是惊人。
2、可靠性差,枪弹容易自燃,而且无法彻底解决。
3、弹药昂贵,因为需要使用高燃点的火药和粘合剂。
4、结构复杂,维护困难。这把枪为了防止哑弹,还是要有抛壳机构的。
仅仅是第一条缺点就彻底判了G11死刑,最初目的就是减轻重量,它不但效费比低,保养困难,还居然比有壳弹步枪重,又不符合北约的标准。自然,它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品。折腾到1986年,西德宣布G11步枪通过测试,“将”于1987年开始试生产,又在1990年宣布,西德国防军正式开始列装G11无壳弹步枪。但就在这一年,冷战结束,柏林墙倒塌,德国面临的军事压力骤减,此时德国再也没有动力拿出那么多钱去砸这个项目了,最终G11无壳弹步枪项目下马。
因为G11无壳弹步枪项目的穷折腾,HK公司收益暴跌,在1991年宣布破产。而德国国防军也成了北约国家中换装小口径突击步枪最晚的国家,两德统一后懒得再折腾的德国国防军选了HK公司(破产重建后)一个保守的活塞短行程导气式步枪作为制式步枪,也就是HK公司的G36步枪。G11也在虎头蛇尾的戏剧性之路上走完了一生。
生不逢时的G11G11性能数据:
全长 750 mm
空枪重 3.6 kg
战斗全重(带两个全满弹匣) 4.3 kg
枪管长 540 mm
发射方式 单发、3发点射、连发
理论射速:
3发点射 2000发/分
连发 460发/分
弹匣容量 45发
枪口初速 93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