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远征结伴行

谁不害怕孩子失败?

2017-03-12  本文已影响6人  HugeTalk

文│胡奇,原创文章,转载请取得授权

首先,小编想在这里问大家几个问题。

1、孩子具备表演天赋,还外向乐观,在亲戚朋友面前,总是能够大方的表现出自己的才华,还充满自信,我们会不会觉得很爽,虽然当时会表现得相对谦虚,毕竟还是觉得自己倍儿有面子?

2、当孩子从幼儿园拿回各种奖励,小红花、小贴纸、小奖杯之类的,我们会不会为孩子感到兴奋,还会为孩子的表现而鼓掌欢呼,发自内心的夸奖孩子:“宝贝,你真棒”?

3、当我们带着孩子外出时,见到长辈却不愿意喊人,还当着外人的面,一个劲的给孩子灌输大道理,孩子却仍然往父母身后躲。长此以往,孩子的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孩子越大,父母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是不是总是想要大声斥责孩子为什么如此不懂礼貌,内心充满了愤怒?

4、当孩子考试完后,总是拿着不温不火的成绩单,今天来个七八十分,明天再来过B等,我们会不会觉得这孩子只怕是没有前途了,甚至在面对孩子时都会表现出极度不满意,报怨孩子为什么这样的不争气?

对于父母的表现,我们不会妄加揣测,但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小编却是可以断定,在乡下,父母们总是时不时流露出对孩子偶尔失败的失望。

当孩子成功时,我们高兴、开心,一旦孩子遇到挫折,遭受失败,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那种失望的表情,由内而外,让孩子充满对鼓励的渴望的眼神,顿时没有了神采。

孩子失败不可怕,身为父母一定不能先于孩子败下阵来。因为,勇敢的父母,才会造就勇敢的孩子。

长时间没有取得重大进步的孩子,加上父母始终流露出来的失望表情,容易让孩子产生极度的自卑感,孩子会变得比以往更加敏感,更加在乎父母对自己的评价。

孩子们的心理总是这样发展的,就好比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具备应激性一样。

当孩子表现好时,父母的行为可能误入歧途,我们的行为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爱的错觉。因为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父母就会告诉他,我们很爱他,因为表现不错;而当孩子遭受失败的挫折时,父母不但不给予鼓励,反而对孩子大加斥责,由此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错误的引导,从此背负剧大的压力。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表现应该足够的好,只有这样,父母才会爱自己,才会给自己鼓励,如果失败,便会受到父母的斥责。

身为父母,我们更加应该正确认识自己在孩子面前的表现对他们造成的影响。

孩子暂时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形成失败的习惯。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前一阵火遍全国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捧红了武逸姝,捧红了董卿,还捧红一个8岁的小男孩。

当时,他正读四年级,在学业上可以说是顺风顺水,一年级跳了半年缘,二年级跳了半年级,三年级以后,因为学校不允许,便没再跳级。

父母一直在北京工作,所以他只能跟着姥姥、姥爷,在上海生活。比赛时,他表现的非常敏感,哪怕是对妈妈的思念,都会埋藏心底,不敢直言,因为他说怕妈妈看到了会哭的,多么体谅妈妈的孩子啊!

因为挑战失败,小男孩心里非常难过,在听到最终的结果后,他呆呆的站在那儿,一直眨巴着他那对清亮的眼睛。

在台上,他没有哭,虽然难过,表现却依然得体,也没有因为失败,便有放弃对古诗学习的念头,他说虽然失败了,但他依然爱着古诗词,他要继续做一个勇敢的男孩子。

他的勇气,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还记得小编的宝贝儿子,在一岁左右的时候,特别喜欢玩弄瓶瓶罐罐。记得有好几次,他都是拿着开口比较小的瓶子,往里面来回的运输各种他觉得有意思的物品,像极了搬运工。

他总是乐此不疲,还表现一种不把全世界都塞进瓶子,不罢休的干劲,理想不可以说不丰满,但是当他想要把比瓶口稍大的物件往里送的时候,便遇到了挫折,时不时他还表现出一个小大人的样子出来,一副很恼火的样子,怎么就塞不进去呢?

我在想,他一定是在渴望着成功,但是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却实现,这时的他正遭受即将失败的折磨。

别以为他还小,其实他的内心可丰富着呢!

作为父母,我不是去劝阻他,别再纠结于此,你这样是不会成功的。相反,我却继续在一旁边看着他,找机会寻找一些可以放进瓶子的物件,放在他手边上,当他觉得果然放不进去的时候,可能会自主地更换其他物件,继续他伟大的工程。

果然,没多久,他开始考虑更换一件物件了,忽然发现,原来这个东西要塞进瓶子,是那么的容易,这个时候,我便会笑着看着他,他看到我笑了,觉得父亲应该是在庆祝他的成功,和我一起呵呵大笑起来。

对孩子来说,失败真的算不了什么,失败是一个过程,经历失败,是一次难得的成长。

父母不要害怕孩子失败,反而要让孩子体验失败,感受失败的滋味,磨砺孩子面对失败的意志,当孩子离开我们,独自拥抱外面的世界时,才会变得更加的勇敢与豁达。

父母是爱孩子的,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没有人教会我们正确爱孩子的打开方式,孩子成了我们通往父母之门的试金石。

孩子成功了,父母脸上当然增光不少。

孩子失败了,父母除了斥责与灌输大道理以外,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因为,花儿的生长需要阳光,孩子的成长需要鼓励。

别再害怕孩子失败,和孩子一起面对失败,拥抱失败,体验失败,战胜失败,才是优秀父母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