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禄》第三十天
2017-08-19 本文已影响14人
晴朗的天空1
手指有见有不见,尔之见性常在。人之心神只在有睹有闻上驰骋,不在不睹不闻上着实用功。盖不睹不闻是良知本体,戒慎恐惧是致良知的工夫。
能不能看到手指,这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最本质的还是良知所具备的那个看的功夫,这个功夫即是心的功夫。所以即使在“不睹不闻”的时候,也要保养好自己心所具备的“睹”和“闻”的功夫,而不要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被表像所蒙蔽。先生说不见不闻才是良知的本体,戒慎恐惧则是致良知的功夫,学者时时刻刻都去寻找他看不见或听不到的本体,功夫才会有一个着落。待时间长了,功夫变得纯熟,那就不用再费力了,不用再提防检点,而真性自然也会生生不息。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拳血。
先生通过这个形象的比喻来教导学生做事要痛下决心,踏踏实实的用功。也用反例说了浑浑噩噩度日的人,学还不如不学,像一块死肉一样打也不知道痛痒,最终不能成事,只枉费了时间。
性相近
性指性善而不是气质。先生认为孔子所主张白“性相近”并非是对气质而言。气质是事物所呈现出的表像,所以不同的事物表象不同,而人的本性是相同的,那就是善。性相近,指的是性善是相近的。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人有了傲气,就会刚愎自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更看不见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会给自己酿成人生的大祸。先生强调傲慢是人生的大敌,要想不傲慢,就要做到无我,无我自然能做到谦谨,谦谨就是众善的基础,傲慢则是众恶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