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第一章 自尊心第21-28页 综述

2022-02-11  本文已影响0人  吉林付巍巍

掌握知识和获取实际技能,是孩子在教师指导下的复杂认知活动。这一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学习和掌握知识的热切愿望。教师的任务就是坚持不懈的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真正满足感,以便使学生产生和确立热切希望学习的情感状态。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学习、对自己的成绩和同学的成绩,都采用一种得过且过漠不关心的态度。在这样的班级里,也没有那种厉害攸关的集体氛围。孩子们对任何的学习内容,课堂上的发言以及作业情况都采用了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而这源于教师本身对工作缺乏热情导致的。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最困难的地方,同时还试图最大限度的降低这个“难点”的难度,造成一场教材中没有任何复杂之处,一切无需特别努力就轻而易举掌握的印象。大纲中的难点概念和难点部分也没有着力强调,学生的注意力也没有集中在这些地方。教师不会教给学生去克服困难,反而用“缓和矛盾”的伎俩人为地去降低难点教材的领悟程度。这样做的后果难点,教材有时实质上是被放过,或者是一带而过。学生在学习时也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形式来理解,而没有真正的去抓住概念的实质。

教师没有激情的对待课程、对待学生,导致学生没有热情的去学习,也不关心自己所得的成绩。学生也不可能把好分当做顽强学习的结果,得了差分也只是认为不走运,碰上了“难题”。这样的班级无论在授课还是学习的过程中,都没有体现在获取知识过程中克服困难的快乐和愉悦。

我们总是强调要个别对待,无论是在上课还是布置作业时,教师的分层对待是否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让一些本该认真思考的学生放弃努力。(那道题老师原本不是给我布置的,我认真思考也不见得能够解决。)

学习愿望并不取决于学生的某种天赋才能,这是在日常学习活动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品质。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态度。只有当老师对学生的学业厉害攸关的真情真挚情感,才能够培养真正热爱学习的学生。

老师在备课时深入思考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途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回避这些困难,而要引导学生想办法克服困难。每个学生都应当振奋精神,孜孜以求争取学习的优异成绩。学生能否振奋学习精神,首先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讲授新教材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八年级对俄语不及格的4个同学,布置了每天抄写一页高尔基的《母亲》,在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和解释每个词的拼写法。他们感到教师对新的作业形式给予了巨大的希望,这也增加了他们的毅力,才过一个半月就出现成效。他们在原文中找到了他们几年来草率犯下的语法错误的那些词,还能够开始细心阅读其他文艺作品。遵照教师劝告,他们编制了拼写法词典。所有容易拼错的词的正确写法都抄入了词典。在接下来的家庭作业中取得了三分的成绩。这次成功不仅对“后进生”本人,而且对班中的其他同学,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家都看到,由于勤奋好学,4名学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且都已相信,每个人只要严格要求自己都可以学习的更好。在班集体内终于形成了催人奋进的紧张氛围。这种气氛是整个学生集体的重要情感状态。

后进生的转变,让班级所有的同学都看到了希望,也知道了只要付出了努力一定会有所成效。班级里形成的这种催人奋进的紧张氛围,让孩子们更加关注获得知识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

善于保持整个班集体的紧张情感,并赋予它积极的性质,必须更鲜明地向学生指出他们应当奋力祈求的目标。

一堂课应当激发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既对学习的满足感,应掌握新内容,紧张思考的疲倦感。一堂课应当激发出学生真正的激动心情,既对学习的满足感,应掌握新内容,紧张思考的疲倦感。

我们把培养学习愿望紧密地与学生的意志努力联系在一起。一个学生理当孜孜以求,力争好学,但这不是为了满足个人虚荣心和自尊心。激励学习的基本意义是动因应当是:对学习的自觉态度,对共产主义建设者的未来活动做好准备,集体亦即班级和学校的荣誉感。为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为集体争光的愿望,我们努力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学习的热切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学生学习活动最重要的动力。培养这种愿望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它的实现首先得依赖课堂。

重点内容:学生学习热情;对待学习的冷漠;教师的工作热情;分层对待;有效的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班级内紧张学习的场域;课堂上饱满的语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