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权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权
原创: 万方遒 老万的公众号 7月22日
在很多巴菲特的文章中,都很清晰的说明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股权,而股票也代表企业的股权,我们之所以能买入,卖出,只是因为在这个大的交易市场中对这个企业不断的定价,然后依据对企业定价的判断做出买入和卖出的动作。
对于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来说,公司的未来就变的可以预测,如果对某一个行业,某一个企业非常熟悉,买股票就好像自己经营的企业一样,就好像我们自己常说的,几个朋友投资合伙做企业,你出多少钱占多少点,我出多少钱占多少点一样没什么不同,那么这个企业的未来就很容易被自己把握,自己预测的可靠性也会更强。
如果你把投资当成职业,你就会深入了解这个企业,因为这个企业就如你自己在做一样,找到这个企业与众不同的基因,看看这些基因能否抵御风险,能够让企业越做越大,在尽可能多的了解行业和企业的基础上,你了解的越多,你的风险其实就越小。这个和分散甚至集中都没什么关系,当你希望分散来解决风险的时候,其实你所了解的还是不够。就好像自己做生意一样,钱没有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不可能一口气开3个公司,5个公司,还是专注1个公司,跟随这个公司从小变大。
除了买入股权之外,还可以借助整个市场的不理性来找到定错价的机会,因为国内散户为主,常常助涨杀跌,加上国内很多所谓的追涨停板,竞价试盘等形成体系的短线操作,属于国内独有的政策因素导致的短线,更加让股价暴涨暴跌,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确实了解企业,知道如何给企业定价,长期下来总有机会,投资者只要做到对企业深度了解,坚持安全边际,不熟不做的理念,在自己了解的行业范围内长期股权投资,赚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在国内经常听到人说这个土壤不适合价值投资,各种非基本面的投资者众多,我就有一个朋友专注竞价打板策略,用这一招做了10多年了,他自己说成功率挺高,缺点是很难买入,因为竞价时间成交量很低,我跟这个朋友有一次一块去给一个资产管理公司讲课,我讲的是“为什么价值投资能赚钱”,他讲的是“竞价策略如何抓到涨停板”,印象会场有50多人吧,我们两个人分别讲了大概3个小时,整个一个下午都在我们两个人口若悬河中度过,讲完后他是一堆人围着,我这里偶尔有人问几个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的问题,看到这个场景,我认为价值投资可能还能赚几十年的钱,因为没人愿意学习,大家还都是希望赚点快钱。
在股票短期的涨跌中,有非常大的随机性,因为短期的股价涨跌由当时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决定,比如买的人多了,那么可能就涨了,卖的人多了,可能这个股票就跌了,那么如果从短期来看待一个股票,我们只能去猜测这个企业股票的供求关系是什么情况,这就是短期我们所知道的跟随市场、跟随趋势。这种模式就是认为自己在股市中一定要随波逐流,先找到趋势,然后确认趋势是对的,然后在跟着趋势,因为跟住了趋势,所以自己也是对的,一旦发现错误,就立马走人。其实这跟赌场的玩法区别不大,这种难度不排除有人有能力,但是真正能长久赚钱的肯定是凤毛麟角。
预测其他人的想法或者判断趋势,毫无疑问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为了能够预测他人的想法,整个市场上也有各种技术流派和工具,前面说到的竞价打板是一种,还有一些判断趋势的模型,甚至有些判断涨跌看振幅等等奇怪的指标,唯独没人确认企业只要业绩持续涨,长期来看企业的股价就会一直涨,而只要企业的业绩不断成长,股价就会一直涨下去的逻辑。投资者不是不懂,只是觉得这样太慢了,3年5年还看不到效果的东西,纯属浪费时间。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别的投资方法我不懂,但是这个投资方法一定能赚钱,我是肯定知道的,我判断投资方法就看这个方法是否符合逻辑,价值投资的方法肯定符合逻辑,我买这个企业的时候一年只能赚1亿利润,10年后他能赚10亿利润了,按道理股价涨10倍肯定很正常,如果再能在买入的时候找到一些预期差,20倍的空间都有可能,但是如果你的投资方法是预测别人的想法,那太难了,因为你在猜别人的想法,别人也在猜你的,就好像我在赌桌上拿着一副牌,我不断的分析哪个可能是同伙,哪个可能是敌人,突然发现,其他人也都在这么猜测,那么谁都不是同伙,都是敌人。
如果说我们非要猜测别人,我们可以在短期猜测一些预期差,比如某些企业有多大概率能按照自己的预期演变,市场现在的火爆程度大概相当于过去的哪一年,但是整体上来讲这些也都没太大用处,我们要猜测的一定是企业,是企业未来经营状态的变化,猜什么都不如猜企业靠谱,猜人的想法更加是胡扯。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果是按照这个思路买股票的,你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不断检查企业的经营,更多的去了解这个企业,判断是不是自己有哪些地方没有想到,有时候还要克服自己短期的买卖欲望,需要保持一种无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