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84
最近找了小伙伴教我健身。自己一直有在跑步,所以觉得身体素质还行;国内体育课的期末考试我也是班级前几名.....现在发现自己一直对自己的体质存在着单纯的幻想。
我会努力的~~~嗯,不过现在写随笔是脑力活动,就不要叽叽歪歪说健身了,说点小启发,小迁移。
1. 身体无意识地借力
因为我的肌肉群很弱,所以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就会不标准。这个不标准不是我希望的、或者故意去做的,而是我的身体为了保护自身,就调动其他肌肉群帮我完成动作。
除了在体力运动上,身体会走些小捷径,在脑力劳动时也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背单词,觉得自己看了好几遍了很熟了,但是拼写不出来。考试,自己反复看了知识点好几遍了,但是一考试就不知道怎么解题。阅读理解,觉得自己看懂了文章,但是答案就是不对。
这些自以为自己懂了,就是大脑在偷懒,在催眠自身。次数不等于结果,不要把没头脑的重复当做伟大的自我牺牲与勤奋。
所以,在学习方面,定期的测验是很重要的。通过测验时的体验和测验结果,人才能真正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产生准确的感知。
我一定要检讨自己,我并没有很认真的在自学道路上给自己安排足够的小测试。 正视自己的不足真是需要勇气啊。
2. 对抗
健身的另一种表述就是:自己给肌肉加压迫,促使其成长。从人本性角度讲,我们是倾向于储存能量的,能少做就少做。况且,为了长肌肉,需要撕裂原本的肌肉,然后在撕裂的地方重新长出肌肉。这些听起来都很反人类,不是我们基因期望我们做的事情。
所以,健身过程中对抗的意识很重要。在和身体惯性的对抗过程中,肌肉群得到了锻炼。用自己的意识和自己对抗,后院起火的感觉,很好玩诶.....
在个人成长中的跳出舒适区也是和本性对抗,让自己暴露于风险与不确定之中。
3. 多维度
人身上的肌肉群很多,一个动作会牵引好好几个肌肉群同时运动。所以,身体是一台联系紧密的机器,单单训练某一个部分,而忽视对整体的掌控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就像中医一样,调理全身,自然局部的病患就会缓解。
个人未来战略安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多维的问题。刚看到一个来自几何学的比喻非常好:
单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长度
两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面积
三个维度上,大家比的是体积。
所以我在想,除了成为专业人士,我们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路,比如跨界者。专业人士比的就是单维度,谁在这个领域耕耘地越深,谁是老大。这种路径竞争激烈,而且最后只能有一个胜者。但是跨界者拼的是个人技能组合的稀缺性,我们谁都可以当第一名,享受优势带来的市场溢价。而且,专业人士需要长期的不断地积累,可能很久很久以后我们才能被尊为老师,但是跨界者则是考验我们地敏锐度,回答:市场最需要什么样的跨界类型?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