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人的梦--我们仨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1997年,被杨绛先生视为“我一生的杰作”的爱女钱瑗因病去世。1998年,钱钟书也步其后尘。人生的伴侣先后离开,可见杨绛先生当时所经历的不能承受生命之重。杨先生以虚实相生的梦境作叙,她与钱老、女儿之间的最后日子有如一场亲人间心灵相通、温情而不愿醒来的美梦。等待大梦初醒,杨先生只能坦然“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图穷的羁旅倦客。”的现实。
大概对于百岁的杨先生而言,如梦初醒是对往事的最好阐释。生死本来虚无缥缈,就如先生所言“顾望徘徊,能不感‘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我们俩老了,我们仨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杨绛和钱媛这一家三口。他们分别是文学泰斗、翻译巨匠和建国后外语高等教育的拓荒者。可谓学贯中西,名师大儒之家,可是这本书充斥的却是儿女情长、父女嬉闹、相濡以沫这些再平凡普通不过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沧桑、家国变故中的辗转与艰辛。
丝毫没有彰显学识的引经据典和对留洋经历的炫耀,如同一个邻家老太太在跟你平淡地讲述她的一生,平淡到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你只有在字里行间细细体味,才能读出她隐藏内心深处的那份悲怆和凄苦。
这份隐忍和平和,非学识和修养到达一定境界的人,是无法做到的。
“我们俩老了”,描写了一个梦,一个老人常会做的梦。厮守半生的另一半,突然走散了,在梦里焦急地找寻。
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或许她已预感到,不管是执手终老的夫妻,还是顽皮嬉闹的女儿,所有的相聚都会有离散的那一天,这样的梦境早晚会变成现实。
“我们仨失散了”,一个更加独特的万里长梦,在这个神奇的梦境中,那条古驿道上,现实与梦幻相互交错,他们仨最终在古驿道上相失。但无论谁,魂牵梦萦的都是那个他们曾经共同的家。
人生,一切如梦如幻,如雾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回忆了她和钱钟书从最初的负笈海外,相知相守,生育女儿,学成回国,到执教清华,谨小慎微却又不失风骨地熬过那段黑白颠倒的岁月,家国的历史,时代的变迁中,每个人都像浮萍一般无助与脆弱,连大学者也不例外。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与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或许可以归结为一篇,一篇杨绛先生做的关于他们一家人的梦,是追寻梦,回忆梦,更是担忧梦,预言梦。梦里的寓所古栈道,像是相隔万里,梦里的路一深一浅,梦里的人知道自己仍在天地间却不知这是梦境。或许心里明白,也寄希望于这相聚的梦能千秋万载地做下去吧。“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再见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愈远,越怕他从此不见。”每次读到这,总是心绪难平。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对她们一家人的细细回忆,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平实地讲了一家三口这些年来的朴素生活,牛津留学、结婚生女、家国动荡、上海沦陷、解放……经历了不少苦难,不仅仅是他们的,更是那个时代人的。虽然一路也有不少坎坷,但这对平实地学术夫妻,相互扶持着,带着女儿,执手相伴到老,处处真情,处处温馨。什么是幸福婚姻,大概就是一双三十六码的脚,遇见一双三十六码的鞋,不在大小宽紧质地优劣,只在“你是我的那双鞋”。合脚的幸福才能走长路。
但如杨绛先生在篇末说的那段话“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经走到尽头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在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之后,相伴多年爱人也离自己而去。但她又是多么的幸福,与相知相爱的人白首偕老。虽然爱人钱钟书和女儿钱媛去世了,但是杨绛先生还在,带着那些幸福而美好的记忆,并把它们书写下来,让世人看到,让我看到,让我歆慕,让我永远相信幸福美好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