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 | 不能忽略的部分
《不能忽略的部分》
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一根草
一朵花,一棵树
面对绿莹莹的草坪
成片的花海
茂密的森林
终会移不开眼睛
我要说的是任何一种事物
当它成山、成海、成平原
便再也没有被忽视的理由
就算浩瀚银河中的一颗星子
噢,不,星星刚刚滑落指尖
你有许多钥匙
却唯独没有风的
如果一定要制造出声响
那也一定是
细节贯通细节
流言归于飞白
火焰走失在冰块里
我细微的疼痛耽于片语
羽毛一片,一片,一片地落
树木裸露出血管和骨骼
作者:静怡的兰苑
Spoondrifter:
我时常会考虑怎么才能算作一种流畅的书写方式,很显然诗歌的前两节做到了。她写出她想表达的东西,从被忽视的个体,到无法忽视的集体。因为个体和集体涉及的内涵和外延太过丰富,而这种流畅并显得空灵的诗歌呈现就会变得很有趣味。首先是一根草、一朵花、一棵树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占据着狭小的空间镶嵌在广袤的旷野中,它的存在感是缺失的。而赋予“存在感”这一词汇实际意义的,则是作为主观方的“我们”。显然“我们”是集体的代名词,所以可以这样来理解这两节——“在集体主义的背景下个体的缺席,而个体又是构成集体的基本元素,个体可以通过集体的面貌呈现出来。”
而这恰恰是另一种危险的所在,因为它同样面临着个体的缺席。被整体覆盖下的个体,大家拥有着同一张面孔,这显然是件令人绝望的事情。而诗歌的创造力不是面向集体的,而是偏向个体。因为个体意味着差异性,而差异性正是生命力所在。所以诗歌会继续写到银河的一颗星子,而星子又滑落消失,个体的隐匿消亡将诗歌带入了晦涩幽暗的独白深处。从朴实流畅到片段晦涩,让诗歌前后呈现出很强烈的撕裂感。这种撕裂感一方面源于自我剖析的艰涩,一方面源于语言延伸的困难。因为当我们迫切想表达某种情绪的时候,语言往往会失去控制表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人们会因恐惧而产生窒息的错觉,同样语言也会因力度过大而折断。
作品来源:https://www.jianshu.com/p/d3cc1ad71ad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