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S·作家

20170507 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2017-05-07  本文已影响6人  52HZ白鲸

       总体而言,这本书收纳了一种“授人以渔”的思考逻辑、写作理念、问题就解决逻辑和演示的逻辑方法。通过具体的举例说明,演示了写作的各个部分产生的过程,如何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同时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作者应当所采取的做法。

       关于其中思考的逻辑部分,根据科学研究人类大脑在短期时间内无法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这便要求演讲者或是其他传达信息的主体应当就要在所要表达的信息和内容之中找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进行适当的分类。它用生活中的常识来举例,比如妻子提醒丈夫去买菜能记住几种东西来说明如果罗列太多条目,信息接收方就无法准确记住演讲者或是其他传达信息的主体所要表达的要点,以此说明信息传达主体在传输信息的过程中应当注重信息本身所包含的逻辑内涵,简明扼要的阐述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罗列一系列的条条款款,导致信息接收方无法准确获得和理解信息传达主体所想要表达的内容。

       这篇文章有一个点特别吸引我,就是在写作时,作者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作者自上而下思考的重要性绝不止于考虑文章的整体性,更重要的一点是作者能够考虑读者的情况,即包括读者的心情、对文章所要表达主题内容的期待性等。即文章写得让人耐看,不厌倦。尤其是工作计划、述职报告、工作总结。想象一下,一个人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工作计划,费了很长时间,也精心准备了好久,最终却被要求重写的原因——那就是她没有把目前领导最关心的问题,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和解决困难办法说清楚。而领导因为无法GET到工作计划的要点,自然觉得不符合要求。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把关键问题说清楚呢?怎么才能够把握所传达信息的内部逻辑呢?《金字塔原理》要求我们强迫自己“先想后写”,必须首先自己学会思考,把写作的目的弄清楚,然后开始思考如何写的问题,进而进一步组织材料,通过各种信息搜索的途径查询和汇总自己过需要的素材和原料,最后通过自己的思维,把他们有序的组织在一起。在不断的反复和积累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以达到:1减少最终一稿通常所需的时间 2增加文章的条理性 3思路清晰的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