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想法散文

行动力

2021-02-28  本文已影响0人  德利尔曼

每个人都会有拖延症,这个当然没脸拿不出来对自己标榜。

一天24小时里,拖延可以渗透到吃饭睡觉打豆豆的琐碎事情里,同样在工作8小时中是逃不掉。

那么,拖延的毛病能治么?能,就是靠自己对行动力的毅力。

对于想去完成一个目标,只要立即行动和不行动的区分。

而拖延症患者就会想,等我有时间再去干、等晚上休息爽了再去干、等心情美丽的时候再去干。

看到没有,为什么拖延,就是各种借口加身,说白了就是不想干。

要摆脱拖延症、行动力满满,就给大家介绍几个实用的行为方式。

1、 5分钟拯救卧室法

有人想,自己的卧室整体要用整体乱,现在整理了还会乱,就无从下手甚至不想整理。而换个思维咬咬牙,我就花5分钟,就算整理不完那也是整过了。只要动手你就会发现,才5分钟就能使卧室大变样,那就继续吧。

看到没有,任何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立即行动,不要思索。只要投入进去了,就会有大变化。然而那些面对困难一再思索的人,会越想越困难,越困难越不愿动手。

还不如找准了目标开始动手,即便过程中出现问题,也能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最终实现目标。

2、15分钟以毒攻毒法

面对困难有点棘手是么?好吧,我们就什么都不干,躺在沙发上看天花板,要求自己15分钟以内不允许离开沙发。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思维会不断往任务的方向思考,想出了一些行动方法,但又苦于不能立即落实,没有到15分钟就是不能离开沙发。

15分钟到,可能已经想出来好几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基于被摁在沙发上终于获得自由,憋着的那股劲让你跳起来的那一瞬间,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把脑子里的方法付诸落实。

以上两个方法,面对拖延症特别有效。那么,拖延症为什么容易产生呢?是因为做事没有计划。

都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没错,但不行动的人连变化长什么样都看不到。

做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容易放弃,也是有原因的。那么现在用几个方法来解决半途而废的困境。

1、想清楚为什么做

有些计划或者目标,是为了自己的成长进步,还是为了朋友圈里炫耀。

目标的性质决定了坚持的力度。为了自己成长进步,就不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打扰,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凭什么遇到一点困难就要放弃。

为了能在朋友圈里炫耀那么几分钟,想想就动机不纯,甚至有时候被嘲讽打击,会更加不值,容易放弃。

2、目标是否清晰可见

有人会在坚持了21天时候,被某项穿插的工作打断;有人会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住院了2天,进程落后了。原本的坚持那么脆弱么?并不是。

是因为目标不清晰。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目标可视化,即使将每日计划、周目标、月目标或者年目标用便签的方法写下来,就贴在办公桌面前,时时刻刻提醒着。即便中途被打团,即便进度跟不上,也能适当做出调整或者加班努力一把,让目标不再偏航、不再中断。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