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是一杯咖啡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杯

2020-06-28  本文已影响0人  一枝黄花菜
来自网络

这本书,是哭着看完的。

记得那天夜里失眠,翻来覆去到两点还睡不着,就干脆起来随手拿了这本书来看。结果哭得上气不接下气。但哭完之后,忽然就觉得舒服了很多。后来就睡着了,而且睡的很好。尽管眼睛肿了。“疗愈系”,从前只是听说,但这本书让我有了深深的体会。大概作者森泽明夫一直致力于写此种故事,所以竟被冠以“疗愈系”作家。不过我此前并不认识,也从未读过任何他的作品,借这本书回来完全是因为自己喜欢喝咖啡。

简直错过一个亿。

1. 一言以蔽之

这本书,一言以蔽之,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六个相对独立的故事,这个道理便被重复说了六次。只是,每个故事里的人各有各的山穷水尽,但所有柳暗花明,都与一家风景绝美,味道奇佳的咖啡屋有关。正如英国人所说:没什么是不能用一杯咖啡解决的。如果有,那就两杯。听说这家咖啡屋有真实原型,心驰神往,有机会一定要去亲眼看看。

六个故事,前四个像是正篇,春夏秋冬,各用一首曲子命名,主角都是光顾咖啡店的客人。春章《神赐之恩》,是妻子忽然辞世只留下4岁的女儿相依为命的陶艺师;夏章《沙滩女孩》是找不到工作也不知道找什么工作甚至不知道该不该找工作的迷惘的大学毕业生;秋章《祈祷者》是被时代淘汰并被妻子孩子抛弃最后挺而走险半夜来咖啡店入室抢劫的专业磨刀师;冬章《温柔地爱我》是被殚精竭虑奉献了40年的公司以调离之名变相劝退的老员工。最后两章更像是番外,视角转回咖啡店,是悦子女士自己及店里唯一的员工,她的侄子浩司的故事。

2. 最喜欢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第一个故事,《神赐之恩》。妻子忽然去世,留下丈夫和4岁的女儿。办完丧事的第一个周末,从忙乱中沉静下来的丈夫第一次被迫正视妻子离世的苦涩。开篇即是凌晨3点半忽然惊醒时的愁肠百结:

强风裹挟着大颗的雨滴,敲打着玻璃窗。

……

“至少给我个晴朗的天空……那样的话,这抑郁的心情也许能稍微缓和一些吧……”

想到这里,我叹了口气,呆呆地盯着天花板。

“扑通,扑通,扑通……”

胸腔里的跳动。

我的心脏,一味冷静地跳动着。

虽然并没有谁发出“跳起来”的命令。

我就这么,活着而已。本能地。

今后,我和希美,到底会怎么样呢?

这个场景,让我一下子想起很多年前看过的《西雅图未眠夜》。也是失去了妻子,留下年幼的儿子。每天清晨醒过来,他告诉自己还活着,要记得吸气,呼气,吸气,呼气……远在美国另一头的梅格·瑞恩演的女主,在汽车广播里听到这一段自述,一下子就被击中了。

天亮之后,雨停了。希美发现了彩虹。如果跨上彩虹,是不是能到天上把妈妈接回来呢?希美突发奇想。无所事事,或者说不知该做什么的父女俩,便开着车任性地去追彩虹,最后,意外地走进了矗立在海边悬崖上的“海角咖啡屋”。店主人悦子女士给他播放了《神赐之恩》,并看着希美对他说:

“所谓人生,就是在活着的时候不断失去珍贵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又不断收到神赐之恩啊。只要记住这一点,就能走下去。” 

抱着希美告别的时候,“我”觉得终于冲出了那个“长长的隧道里”。

3. 最不喜欢的故事

唯有冬天的那个故事异常不喜,这位被服务了40年的公司以调离为名变相劝退的年长的顾客,爱慕悦子女士整整十年,却因为悦子对亡夫的思念而始终没有说出口。这位从未成过家并一个人走到老年的男子,因为太害怕变成孤单的老头,最后接受了公司的调离准备只身去那个全然陌生的地方从事全然陌生的工作。

临走前最后一次为悦子过了生日,并送了她月球上的一英亩地——就像《三体》里云天明送了程心一颗星球,有正式的所有权证书。很浪漫的情节。但更令人动容的是当他们在炉火边闲聊的时候,他看着悦子心里琢磨着:

如果,可以和这个人一直在一起的话,好像变老这件事情一点也不会可怕了呢…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质朴而又最动人的关于爱情的表达。但他各种试探之后,最终还是没有把心意明确地说出来,于是悦子也始终装做不知道。那首籍以表达心意的《温柔地爱我》,被当成他喜欢的曲子每次在他来光顾时都为他播放。

第二天他只身离开,再也没有回来。最后悦子的故事里有交代,说退职以后他也继续独自在那边生活。最终,无声无息地在自己的公寓里去世了。

这是唯一一个没有柳暗花明的故事。

4. 音乐的力量

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点是音乐。看书的时候一直在想:音乐在日本社会及文化中到底是什么样的角色呢?这本书前四章都是以音乐命名的,且正贴合各个故事有主题,而第五章的标题,是《感谢音乐》。

主人公浩司是悦子妹妹的儿子,年幼丧母,结果长成公认的不良少年。初中在学校称王,高中加入有名的摩托党还当上了队长。后来,无意中遇见音乐天才翔,然后接触了摇滚,然后完全陷进了音乐的世界。慢慢地,他觉得摩托党的日子无聊透顶,于是,脱掉摩托党的衣服,卖掉改装的摩托车,再凑上打零工赚的钱,买了一套二手的架子鼓。后来,竟组建了一支乐队。

——要从这非催的人生命运中解脱,不是靠摩托党,而是要靠摇滚,除此无他。

——“总有一天,我们要做出个样子,用摇滚的力量颠覆这个腐朽的世界。”

从第一章起,就惊讶于作者对音乐的熟悉与信仰。对作者而言,那不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东西,而是生活的必需品。故事里的人,对音乐似乎也是这样的态度,有最基本的对音乐的感受力,也有一种普遍的敬畏与喜爱。丧偶的陶艺师听到《神赐之恩》,觉得“那是无法形容的、充满了慈爱、清澈、神圣的震慑人心的音乐”,然后“手臂和后背都起了好多鸡皮疙瘩”。沦落为小偷的专业魔刀师,听到《祈祷者》时,觉得自己“就好像拼图一片一片被还原一样,我,又变回了自己。”

莫名想到另一个喜欢的作家村上春树,音乐也是他的作品里不可或缺的要素,就像成功的电影需要音乐来成就一般。相比之下,国人对艺术的认知与学习,不管是美术还是音乐,似乎都差强人意,远没有到普及的地步。

5. 意念的力量

每位第一次光顾海角咖啡屋的客人,喝到第一口咖啡的时候都会震惊于它的美味。 偶有客人询问秘诀,悦子会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煮咖啡的时候,要一直念 ‘变美味,变美味’。这样做的话,咖啡就会不可思议地变美味哦。”

客人多半以为她在开玩笑,但她未尝不是认真的。第五个故事是悦子妹妹的儿子浩司的故事。不良少年浩司,有一回因为打架进了警察局,姨妈悦子骂了他之后却对他说:“浩司,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啊。。。” 当时浩司呆住了,因为头一回听到别人说他“善良”。他觉得很不好意思,便假装没有听见。结果从那以后,悦子像念咒语一样时不时就会说“真是善良的孩子啊。。。” 他一边嗤之以鼻,一边却发现这个咒语好像不知何时渗透进了身体。一旦要干些什么不光彩的事情,那句咒语就会出现,随后胸口就会疼起来。所以,浩司后来终于能改邪归正,除了受到音乐的感召,悦子女士这句话也是功不可没。

这种似乎非常玄学的意念之力,其实也能找到一些科学依据。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曾做过一项研究。九月刚开学的时候,他们到某个学校一个班级随机抽取了一半学生做了一次智力测试。研究者其实并没有真的测试,只是把这些名字打乱,并随机给他们写上一个假的IQ得分。然后,他们把这份虚假的IQ得分发给这个班的所有老师,但老师们并不知道这是假成绩。一年之后,研究者们回到这个学校,给同样的的学生做了一次真正的IQ测试。他们发现刚开学时明明得到“假高分”的学生,成绩居然真的比“假低分”的同学高出一大截。究其原因,他们发现老师们对这些IQ得分高的学生抱有极大信心并寄于了厚望,这就是著名的“期待效应”的力量。现在教育学上讲究对学生要鼓励为主,主要便是基于这个道理。

所以,不要说相信明天会更好并没有用。相信明天会变好,明天一定会变好。

——要相信前面总有柳暗花明,要相信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坎,要相信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杯咖啡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