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镇印象之一
虢镇街,我最早去过,是上世纪一九七零年左右。那年我七八岁。是打清早,老爹从土路田道,将我背一阵,爹累了,又牵拽我一阵,我走哭了,又背我一阵,才走进虢镇城的。
那年月的虢镇城,在周边乡农的口中,叫虢县街。老爹拽引着小手小腿的我从西门坡随逛集的人群涌进虢县街!那年月,城西门坡以外是绿森森的农田和稀零的烂房舍。也就是东西南北西堡子的人都挤密的住在城壁以内。那年月,虢县街的城墙已被四堡子人拆挖掉,填混成粪,拉进农田肥了地。那年月,爹引我从西门坡进了城,城内两街边,没有一幢时兴建筑,都是旧街房旧木扁旧竖板门旧花格窗形象的旧老店。且每家木门木窗百年几百年风霜雪雨浸蚀下黑熏黑油的阴灰!那年月,大劳力一天挣七八毛钱,逛街的人身上装两三块钱就富足了,装一二十块就是大款了。大多数农人逛街逛集就是逛眼逛兴致,很少买东西。除非儿女婚事或过年当口或夏割秋收或盖房当口添置一点物件。所以,老爹牵我不烦其乏的钻进每家店镇搜看每一柜台每一商品。出出进进,把小娃子的我转得晕头昏向,待走到虢县街中区,我己慒头麻脑的辦不来东南西北。也难怪,窄窄街巷,每家店铺都天造地设的一模一样,初进城的我能不糊涂方向。当然,久以逛城的老爹,自己能从西街走到东街,从东街又回到西街!七十年代以前,虢镇地片,农人逛街赶集,全凭腿步步赶趟。百分之七八十是背个关中道细竹精编的高腰背篓。背篓可以背粮背布背锅背柴背箱及背一切可背的物件。所以,西秦人的集市,那年月以前,基本上就是满世界背篓摇晃移动的景态。
虢镇城,地处关中川道最西头。八百里秦川关中道就象一把大扫帚,帚梢最宽处是咸阳西安渭南,南北宽二十多里。到中部武功杨凌处猛然收紧,南北宽五六七公里。其扫把最细处就是宝鸡市处,南北宽尽多两公里多。而虢镇城就处在扫帚把头内里处。宝鸡市区是把把尽头。虢镇就在市区偏东二十公里这达。虢镇城块坐落地很奇特。关中道八百里,一马平川,可到最西端时,从北塬半坡猛扎扎向南延伸一个南北及东西各一华里的土丘台,于是,虢镇城就千古坐落在这个片台之央!虢处半台之上,最大优势是躲避了自千古以来渭河泛滥之洪水冲袭。最大优是城墙冒高而垒,及威武又保守。当然,最大缺点最局限了虢镇的扩建,从千古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虢镇的的所有动态人商和静态房街都缩挤在这个土台之基。
有趣的是,正因为这个凸出秦川西区的城台,将城东与城西有形无形的挡隔,再加城北百米高的土塬阻隔,再加城南渭河的阻隔,使虢城四方自然形成了四个趣特别样的片域风俗。就如虢城东西南北四个准位堡子一样,东堡含东区俗味,西堡含西片俗味,北堡含北塬俗味,南堡含渭南俗味。因为各堡子几百年乃至千年与各方向片区人群交流,难免习惯成俗!当然,再加四堡子挤加在虢城基台,又以虢街为围,相互交流,就形成了有意思的四堡子大习俗相近,小习俗含各方向习俗差异和别趣。当然,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开放大流通,到如今,各方向大风俗己同化,唯有丧俗与婚俗细节还有差异!
那么,各方向区片到底有什么特色习俗。以我当时小孩看到的忆想,我觉得,东区民众向东向杨陵向咸阳西安一马平川,其风俗东风影响强劲。再加东区村庄多有塬底泉水和渭水北岸浇地,其温饱程度要稍好其它三方向区。故东区东杨家沟与阳平公社人强悍且自满。
再说西区,西片有水莲寨李家崖片区,早年头年年闹水灾,收成特差,故生活没保障,只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七家工厂在这片区兴建,其经济收入倒还稍好一些。再是千河两岸民众大都生活在沟岔崖畔,地贫人困,大多人以洞窑为居,其生活壮况极差。故而西区人比较温和保守。且风俗越往西其西府陈仓老味越浓。
再说北区,虢镇近北是百米高的旱塬,西塬区是周原公社,东塬区是慕仪公社。由于高台塬崖阻隔,塬区乡村民众又有独特的生活习俗。北塬区向北开阔平坦,农田地势平整方正,若是风调雨顺年,粮收还较好,温饱有保。若是连遇旱年,那是颗粒无收,要逃荒要饭。只是七十年代中期,村村队队打了机井,这才旱情有所缓解,人们旱年温饱问题解决了,人心安静了。北片塬区虽有旱但无涝,故而北塬人千年百年积累,其房屋壮况稍好一些。北片人向北接近古城雍州风翔,其古雍秦风影响较浓。其语言其食吃其室饰其婚丧诸俗北味趣特。当然,北片人温厚敦实且自乐。
再说南片区,虢镇城与渭河北坝接近,故而向南就是渭之南的民众与乡村。而河南南岸与南山山脚只有几百米的农田区,由于年年秋夏洪涝,河南乡村大都建在南山沟梁台基部位。河南的地形就象山地齿轮,从西向东,各村人都各自居住在独属的浅山沟岔中。由于东西交通不便且向北被渭河阻隔,故而河南民众有其独特的生活习俗。我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逛虢镇城,从涌挤的街人中,河北人会立马分辩出那个是河南乡亲。一是上年纪人,头上大多绑陕南式缠巾。二是有好多人胸围陕南式大护衫。三是每人都背一个陕南式宽竹皮精编的小型背篓。这与河北的细竹粗编大背篓明显不同。四是河南人背篓多是装核桃山果与山间草药或野鸡之类的山货来卖。五是河南乡亲大多都腰缠腰巾。五是壮老年人大都执一个形状突圪的细棍,这主要是涉渡浅渭河水时既探水又撑身。当然在负背篓行走时亦可臂撑一部分柱力。六是大多人逛街时还卷挽着涉过渭水时的裤卷,亮出黜黑的赤腿脚,当然还有春夏秋常穿的花麻鞋。七是大多上年纪人都拿一把长山竹烟锅,用河南独特的药丝吸烧,很是享受。八是每人都说出明显与河北人不一样的语调腔,这是大面上的河南语调,而每一山沟岔又有其一独特的细节差异的语调,很是有风味。九是河南人爱种植果树与养鱼。每当虢镇城街地摊上有光溜溜的条鱼儿卖,那定是河南乡亲自捞的或自家在河坝塘里养的。再就是,陕西省最早一批的秦冠和鸡冠苹果,在六七十年代就在天王公社和蟠溪公社一带种植。为以后的陕西苹果大行种植提供了丰值的资料与经验。十是,有一个特别不同的特点是,河北村庄有一个持续千年约定成俗的古庙会,每村每年春秋特定时日各一会。这会俗到现代时节依然浓厚的开展着。而河南各村庄却没有这种传史的庙会。这说明,由于渭河之水的阻隔,既阻隔了两岸人员交流,亦将河南各乡村阻隔在大陈仓古风俗体系以外。这既是遗憾,又是一种特色保留的庆幸!
也难怪,渭河西头的宝鸡,五六十年前乃至千年以远古,一直都是野生态流洪。每年夏秋其洪水会将半公里河床涌满,那洪势,汹涌澎湃。三年总有一两年行洪某一时,洪水冲开破坝,其泛洪会漫延到北坝往北一华里的陇海铁路边。等到了秋后麦种上,洪季渐远。这期间,河滩边的滩民们,有些闲不住的力气人,这便从山沟里砍些木柱用牛车拉回滩上,在河滩锤钉两排立木桩,再在木桩上横担连排木条,再用绳索扎牢固紧。于是一个简易木桥就成行了。于是造桥人就整天坐在桥头收过桥费。记得上世纪七一七二年那阵,一人一毛钱。七六七七年两毛钱。八零年前后是三毛钱。当然,这种木桥只在人口稍多的大路口有建。一般节省的过河人,含不得掏过桥费,就素性挽起裤卷,赤精脚涉水摸石头过河。春冬时节,水流虽浅,但流速湍紧。人光脚踩在冰水中,那刺骨渗寒,难受得很。就这,还不时让湍流冲倒,全身湿透,那个冷。唉!这伤人的渭河啊。每到初夏一场猛洪,那晃悠的架子桥就被冲得东倒西歪,随后就被飘得无踪无影!夏秋时节,洪水满涨。我记得虢镇河口,有几个大木船,在双日有集一天,就一趟一趟摆渡过河人。记得坐船比过桥稍贵一点。早先三毛钱一人,后几年是五毛钱。
这,就是老古时期,渭河两岸人的交流景况。确实,渭之河造成的两岸人情与文化隔阂是非常明显和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