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无助

2020-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胡梓棋阿霞美发

上午听《十点读书》听到了“习得性无助”这个词,突然感兴趣了起来,之前在《微信读书》里看到这个词,感觉自己也有些习得性无助。书里说了一堆实验,不是很容易理解,没有往下看了。今天听到这个词兴趣来了,《十点读书》的文章里简单明的作了介绍和改变的方法。

那么什么是“习得性无助”呢?就是“经常性地感到无助,甚至把无助变成了一种习惯”。

马丁.噻利格曼通过反复对动物进行电击,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人和动物一样,其实都有“习得性无助”的心理。

习得性无助的人,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心理学家发现,是他们的归因方式出了问题,他们会把糟糕的结果归因在“内在、普遍、永久”的特质上。

“内在”是说,如果他们经历了一次失败,就会觉得失败全出在自己身上;“普遍”的意思是,认为这次失败不仅体现在一件事情上,还会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永久”就是指,如果再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会重复失败。

这三种归因方式,会导致人产生悲观无望的心理,丧失改变的能力,最终陷入一种恶性循坏中,这种循坏就是“事情越糟糕,个体越无助;而个体越无助,事情越不会发生好转”。

怎样改变“习得性无助”呢?《逆商》书中介绍了很多方法,今天主要介绍通过三个步骤来改变“习得性无助”。

第一个步骤,是用积极的归因方式看待问题,这里的积极,就是要用“外部、特殊、暂时”的视角看问题。

“外部”的意思是,问题不全是因为你而造成,不必把所有责任都推给自己身上;“特殊”是说,这个困难不能说明你的人生都失败了,它只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波及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暂时”说的是,这个问题不会永远存在你的生命里,只要你解决它,它就影响不了你的未来。有意识的转化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通过“外部”、“特殊”、“暂时”,调整自己的归因方式。

第二个是摆脱受害者心态

书中用了两个小招,在遇到麻烦困难,抱怨焦急而自责时,拍身边的硬物让手有痛感,再喊一声“停”。痛感和“停”声会给大脑一个强烈信号,干扰神经,能把人拉回到当下,从而阻断了无助和焦虑的情绪。

没了受害者心态和消极的归因方式,专注于处理当下问题上,马上展开第三步骤。

第三 列出计划清单,列出当时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该怎样做实际清单,开始行动起来。只要迈出一小步,后面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