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一万小时都不能成为专家的原因?避开这四大误区!
“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说要想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需要一万个小时。但很多人容易陷入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
有些人一直在重复做一些低层次的简单工作,这样怎么能成为专家呢?就像中学时做数学题,你只是重复地做一些简单的题,考试成绩不可能提高。
第二个误区是习惯性失败
有些人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觉得失败几次自然就成功了,所以懒得总结教训,也不愿意虚心请教别人。其实,简单地重复失败,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
第三个误区是林黛玉式的困境
林黛玉我们知道,很有才华很有内涵,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她致命的弱点。整个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懂她。同样的道理,很多人只顾得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外界了解越来越少,适应性也就越来越差。
第四个误区是狗熊掰棒子
一万小时的努力需要积累效应,你第二次的努力,应该能最大程度用上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从头开始。比如希腊科学体系,任何发明都是可以叠加的。形成对比的,是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其实不成体系,都是零碎的知识,很容易失传,后来的人又要从头开始。
那怎么破解这四个困境呢?
第一个办法
破解简单重复误区,就是你要明确自己的愿景、目标和道路。举个例子,比如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你需要给自己确立阶段性目标,每个阶段要掌握什么能力。这样你就不至于连续好几年都在死学某一种编程语言,等你练熟了,可能也过时了。除了愿景和目标,道路也很重要,也就是一系列可操作的步骤,真正实现愿景。
第二个办法
就算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从里面找出合理的地方,这可以帮我们避免习惯性失败困境。比如有人跟你说了个观点,你第一反应可能觉得他是胡说八道。一定要想第二遍,别假设自己是对的,想想是不是我有做错的地方。如果还是觉得自己对,那就想第三遍,是不是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的想法。为什么要想这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精进的人,都要主动和比自己强的人来往。既然是对方比你强,对方的话又不中听,有可能是你境界不够。
如果对方真的是在胡说八道,这种情况下也要想想他为什么这么说,其中的合理性是什么。举个极端的例子,有个人莫名其妙地冲你一顿骂,你可以骂回去,或者当作没听见,但你也可以想想为什么他会突然骂我。如果我们总能从不中听的话里找到合理性,不仅能进步得更快,而且眼界、气度也会比普通人高出很多,就能避免林黛玉式的困境。
第三个办法,凡事做记录
避免狗熊掰棒子。做任何职业的人,像工程师、会计、律师,都会遇上一些难题。大部分人都太相信自己的记忆,觉得这次解决了难题下次我会更顺手,但实际上很快就忘了,下次再碰到同一个问题,还是束手无策。所以记录的好处就是,这个过程中你会再思考一遍,这样进步会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