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集散文特辑谈天说地

美,是锻造出来的

2021-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飞不高的蝴蝶

文/飞不高的蝴蝶

      世上的一切美,大凡都在不断地滋养、不断地融合和不断的重塑后锻造出来的。

      我根本不懂艺术,从小没有受过音乐、绘画等各类艺术的熏陶,对艺术之美,除了仰慕还是仰慕。在任何一个艺术展览、欣赏、交流的场合,我总是挖掘不出一个专业术语来评判一件作品,只能像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农发自肺腑又诚诚恳恳地赞叹道“真美!真美!”或“太好了!太好了!”。

      昨晚,聆听了新河小学陶老师关于绘画艺术创作感想的讲座,激荡起我们对美的向往,引发起我们对艺术美零零星星的共鸣,诠释了我们内心对美的解读——美,是需要用眼睛去发现,用心灵去感悟,用灵感去创作,用真情去滋养,用经验去融合和重塑的。所有称得上艺术美的东西,所有能愉悦人类灵魂的作品,都是用智慧、用情感、用力量锻造出来的。

      陶老师说,从年轻开始,他常常一个人,拿着相机去海边拍照,拍滩涂拍旧船拍渔夫拍日落……,每一处景致都有不同的美。回来后,他把这些照片铺展开来,取舍每张照片的闪光点,或取舍人物的表情,或取舍太阳落下的位置,或取舍那艘搁浅的小木船,或取舍岸边的芦苇,然后拼接成最佳的效果,在头脑里约定生成之后,才拿起画笔慢慢把最美的效果涂抹出来。没有一张画作是现成的风景或照片的照搬照抄。灵感在哪儿,画笔就不由自主地往哪儿跑。哪儿缺少什么,自然而然地加点天空云朵等;哪儿景物堆砌太多,就要把实景变为虚景,营造虚实相衬的效果……我想,能做到这个程度,只有达到一定的水准、一定的造诣,才能水到渠成地挥墨泼毫。冰,非一日之寒。而这水准和造诣,是陶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去千山万水踏出来的,用今生对艺术的热爱、深情、执著一点一滴炼就出来的。

      一个人,若对某物某爱好的热情,持续一段时间,并付诸行动,这是常情。如果,一个人几十年对某物某兴趣持续不断地热爱,那就成专家。我想,这就是世上之所以有常人和专家、伟人和庸人,缘由在于此吧。陶老师的诸多作品入选浙江省美术作品展,非一时之功,是用心一笔一画锻造出来的。

      陶老师还说,他创作一幅作品时,有时候,他阳光灿烂地走进画室,完成后,却伤感地出来;有时恰恰相反,忧郁地进去,欢快地出来。怎么解读这种创作前后情绪的反差呢,我想,这亦是艺术之魔力吧。 

      一幅画,就像一篇文章,它都是有主题的,或苍凉或深沉或高亢或哀伤,它是万千世界生生不息的描摹,它是人类历史融合通达的传承,它是苍茫人生千万种情感的表达。不同的主题,涵盖了不同的情感。它也许是生机勃勃的,引领人类奋发向上。比如,这幅《梦的编织》,在疫情没有消逝的日子,渔妇们仍不忘劳作,戴着口罩全神贯注地编织着渔网,编织着她们对鱼虾满仓的希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它也许颓败怀旧,丢弃在历史的尘埃里被人遗忘。比如这艘木船,没有船桨没有罗盘没有船舷,只剩下几杆支离破碎的木桩,怀念着以往的风华。也比如这把铁锹,锈迹斑斑了,锈住了曾经奋发有为的斗志。当一个画家心无旁骛地创作时,作品就是他的全部,他的全部情感注入每一支画笔里、每一种色彩里,在创作的分分秒秒中,他与画中人、画中景、画中意境、画的主题共呼吸共沉浮,尽管画作已经完成了,但画家还把自己镶嵌在画里,走不出来。画就是自己的知音,人在画中,画在人中,这大约是人和艺术融合至高无上的境界吧。所以,每幅佳作,当我们赞叹它无与伦比的美时,有几人思索这是灵魂反复敲击琢磨而锻造出来的啊。

      世上的美是相通的。艺术之美,是用灵感、热爱、经验等元素锻造出来的;那灵魂之美,也需要不断地锻造吧。有生之年,只想多饮清风,多看阳光,多诵读诗书,多善言善语,认认真真锻造灵魂之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