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
2024年的第一场雪降临了,下了一整天,雪的厚度渐行渐高,我回老家了,农村的雪景特别好看。
我出门踏雪,碰到几个孩子在堆雪人,现在农村的现状就是这样,要么就是老人,要么就是留守儿童。
隔壁孩子在学校受欺负了,跟着老人生活,老人性格比较软,对这件事无可奈何。说这边孩子都是这个样子,比的就是谁更霸道,想给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也没有那条件,只能如此,怎么养大都是养,长大就行了。
是啊,农村学校大部分留下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很多是父母离异,或者条件实在不好,父母在外打工,孩子留给老人带的。
先不说远了,就说这几个堆雪人的孩子。A父母离异,在老家和父亲活,男孩子糙养,也不见有人管,有饭吃一口,上学有校车接送,学习这事根本不管,他爸自己就不是学习的料子,似乎也不指望下一代能靠上学习。
B父母离异,父母也都有了新的家庭,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是很惯着孩子的,吃穿上从来不缺孩子的,但是老一辈的教育就是批评,小事大事都使劲说,非常打压孩子的自尊心,有一种“三天不打就会上房揭瓦”的理念。
C三代人都在一起生活,房子不大挤挤压压,最近添新丁了,老二刚出生一个月。邻居都说孩子要那么多干嘛,家里条件不好,吃饭都成问题,有那养老二的钱真不如都集中在老大身上,让老大吃饱穿暖。
旁观者看得清楚,人家两口子从来不想这个问题,有了就生,从来没想过养的问题,有一种“不知者无畏”的精神。感觉这样下去,老三老四指日可待。
女方不工作,全职照顾家里,农忙的时候能给做饭,男方从来不出去打工,春种秋收的时候围着家里的地转,冬天土冻了,他也就休息了,整天撺局打麻将,输赢自负到,麻将桌上哪有赢家呢。
所以在孩子的培养上对人家来说也不是问题,好像不会犯愁的问题,给口吃的就养大了,不上学了更好,出去打工挣钱,或者跟着下地帮工,看起来比上学性价比更好。
D父母离异,孩子归妈,小时候处于家暴的家庭氛围里,跟着父母东奔西走,父母在外打工,转战哪里孩子就在哪里上学。经历过好的学习条件,也经历过差的,据说小学五年级换过五个学校。现在终于稳定下来,因为父母离婚了,跟着母亲回到老家生活。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有能力的或者条件好一点的年轻人,大多去城里讨生活,想给孩子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似乎只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家庭会留下孩子在农村,也因为这样的家庭为孩子提供的家庭教育并不完善,有很多劣性根生长出来,共创了一个气氛下行的环境。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清楚,可是有什么办法,有的家庭因为孩子的出生而喜悦满足,有的家庭因为孩子变得沮丧走投无路。不得不说认知对一个人的人生多么重要,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生孩子不是一时的是一世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