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2019-08-24  本文已影响0人  三十而立今28

2019年8月24日

行为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认知改变行为

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认知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活动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定的功能系统,从而实现对个体认识活动的调节作用。在个体与环境的作用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发展,并趋于完善。

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行为:基本意思是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

个人理解:认知是一个人对外界信息表现的接收并作出相应的解释,每个人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例如:看山不是山,例如王维诗人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壮阔的诗句为什么只有王维能说的出来,同样的场景,肯定不止王维一个人看过,那么这个画面,从王维的视觉,到大脑的知觉并自动的与生平的记忆和想象力,然后在思维模式下组成的这样一个画面。认知也可以说基于个人的经历与思考方式的不同来反应对一个事物的不同看法。

态度:是指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比如喜欢吃甜的,觉得坐凳子就是要坐直,这是行为倾向的原因。

行为:受到思想支配的外表活动,人的四肢五驱都是受到大脑的控制。

一般生活中接触到的基本都是说:态度改变行为,今天说我明天要6点起来,今天说我要坚持1年长跑,我要坚持1年写字,包括个人的一年写作计划,然后开始行动。这是基于心理活动倾向而去行动开始做事情。个人认为比这个高一层的是,行为改变态度,先行动后思考为什么,怎么做。这样优势在于,态度改变行为,是思考在前,任何思考都会产生情绪,每个人的认知是有认知能量,它是有限的,当思考过多的时候,能量耗尽了,就没了!动不了!比如早起,早起的时候很痛苦,贪图安逸是人的天性,这个时候就会在思考,我是再睡5分钟,我今天能不能睡个懒觉,这样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我觉得我应该多睡一会,这样我身体才能好一些。然后就真的躺在那里睡觉了,先前的早起念头就抛之脑后。但是如果行为改变态度的方式是:闹钟一响,立马起来,然后洗脸刷牙,这个过程才慢慢反应过来,我起床了,还不错,能做的到呀。人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在任何环境下我们都会合理化当前的处境,不让自己过多的情绪焦虑。

最后认知改变行为,这个是最重要的,类似于态度改变行为,但是又优于它。

态度是一时的,临时性,短暂性的。认知是长期的,它是每一个轻微改变的叠加,从量变到质变,比如随手捡垃圾扔到垃圾桶,态度的改变是,想到就去捡起来,没想到就过了。认知的改变是,不捡起来就不行,而且地上的垃圾就算不方便捡起来,你也会想方法去捡起来。换个方式说,认知另一方面可以用高度重视来形容。你重视这个事情,你就会想方设法的去达成。

所以说,认知调整过来(高度重视),那么后面就会水到渠成,方法自然就会出来。自己会逼着自己去涌现方法,这里的高度重视是由内而外而不是别人给你施加的装模作样

工作中业务的推进,生活中做事等等,其实所有的问题解决都取决于是否高度重视。

所以所有的都要抓住思想,从思想上改变认知,这个过程是意识形态的改变。所以一般国家问价,或者部门的文件,都会开头说,要高度重视。因为人一定高度重视了,就会倒逼着自己去找方法。

再举个例子。比如说学习,明明知道自己这张试卷今天能完成,结果就是不做。这说明不重视。比如说,工作上明明知道这件事今天能完成,但就是拖延,一个道理而已。思想到位,方法和行动就会落地。一事无成的人多半是重视度不够高,不然那么多不如这些失败的人的人,为什么都能成功?有志者事竟成。也能从这个方面来看。

思想到位,很多事情都能办了。

学习一样,重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的首点。这个重要性有时候也可以理解成对自己的利,比如学好了,能有奖学金缓解经济压力,学好了钢琴可以获得表扬,生活中父母的奖励也会更多。。这些应该都能算到重视度上面,只是这个重视的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2019年8月24随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