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说九篇之一‖酒之觉悟与渊源

酒说九篇
在中国,酒,不只是一种饮品;祭酒,饮酒,也不只是酒与“神”和酒与人的交流与碰撞……
----- 题记
一 酒之觉悟与渊源 董占省
小时候,看到大人们围拢一桌,“几碟小菜一瓶酒,老虎杠子五魁首”,抡胳膊伸手,面红耳赤地大呼小叫,大口吃菜,大盅喝酒,场面热闹,近乎疯狂,懵懵懂懂的我心中便非常羡慕,认为划拳喝酒必是天下男人们极快乐极豪爽的美事。
逢年过节祭祀,清明扫墓上坟,从长辈给神灵祖先与谢世的亲人们毕恭毕敬地叩头献酒时起,酒在我心中便陡然升华神化,瞬间变得万般庄严神圣。原来酒这么伟大,有如此神通,竟然可以与天神地祇、祖先英灵勾通共享,且能虔诚地表达与传递后人的忠孝之心,感恩之情,缅怀之意。祭祀之后,人们仿佛得到了某种寄托与解脱,取得了神灵祖先的承诺和护佑,从而释然从容地面对新的生活。
懂点事后,见新婚夫妻一脸甜蜜地喝交杯酒,觉得喝酒是表达有情人终成眷属与洞房花烛的幸福快乐。要不,咋有“洞房花烛夜,无酒不成欢”之说。
后来偷尝之后,才知酒味辣中带苦,苦中有涩,入口难受,烧胃晕头,并非美妙无比的神饮仙物。
长大了,方晓喝酒咽下去的不尽是欢乐痛快,也有苦愁无奈。“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饮酒的一种写照。“以酒解忧忧更忧,借酒浇愁愁更愁。”则是喝酒的另一种写真。
过而立之年,面对称作“手榴弹”的酒瓶,始觉“酒盅深似海,其味在酒外”。饮酒场上逢场作戏者有之,借花献佛者有之,假戏真唱者有之,言不由衷者有之,強笑颜欢者有之,装聋作哑者有之,大智若愚者有之,趁酒耍疯撒泼者有之,“酒后吐真言,醉后现真容”者亦有之。
以酒会友多了,也才晓得“酒场如战场,酒盅映人生”。酒场,不仅有许多明规矩与显性功能,更有许多不为人道的潜规则和难以言明的隐性作用浸洇发酵在推杯把盏之中。
“不惑”过后,方浅悟“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的深邃内含和玄妙。
酒和人类,如影随行。从知道一个母亲怀孕起,一帮至朋好友,就嚷嚷闹着开始喝希望酒;快生了,喝平安酒;出生了,喝祝福酒;三十天了,喝满月酒;百天了,喝百日酒;一岁了,喝生日酒;十二岁了,喝“卸琛琛”酒;孩子中考高考“中举”啦,喝谢师酒;要上大学了,喝祝贺酒;升官发财了,喝庆功酒;确立未婚关系了,喝定婚酒;结婚成家时,喝婚庆酒;夫妻拜堂时,喝交杯酒;每逢结婚的日子,喝纪念酒;箍窑时,喝合龙口酒;盖房时,喝上梁酒;搬进新居了,喝乔迁酒,老人寿诞时,喝祝寿酒;签订合同了,喝划押酒;生意开张了,喝开业酒;矛盾消除了,喝和解酒;分离告别了,喝辞别酒;亲友欢聚了,喝团圆酒;朋友要远行了,喝送行酒;迎接亲友归来,喝接风酒;出门办大事,喝壮行酒;宴酬宾朋,喝答谢酒;家有喜事了,纠集众友喝喜酒;人有烦恼了,独自一人喝闷酒;还有数不胜数的这个酒,那个宴,不一而足。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除回族外,其它少数民族都有饮酒的传统和习惯,且名目讲究异常繁多,不胜枚举。总之中国人婚丧嫁娶,分离聚合,感恩酬谢,喜怒衰乐,大都离不开酒,真乃“喜亦酒,悲亦酒”。
人这一辈子,仿佛就是为酒而生,为酒而活。从来到世上人们喝酒祝贺;活在人间与酒同行结缘,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人们以酒祭祀。正是“生归酒,去归酒”。
一年到头,逢年过节,敬神祭祖,都少不了酒。乃是“神也酒,人也酒”。
老领导,老同学,老战友,老同事,老伙计等,久未谋面而相聚,或即将分离而久别,最好最隆重的方式便是设宴款待饮酒。真乃“聚亦酒,散亦酒”。
过去的皇帝官员、文人雅士、平头百姓,今天的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无有不饮酒者。真是“官也酒,民也酒”“古也酒,今也酒”。
话要两头说,酒这玩意也有两面性,一面是“神圣”,一面是“怪物”;能使人瞬间升“天堂”,也能使人刹时堕“地狱”;能够使人趋于神,也能使人近于魔 ;能使人力量倍增,也能使人萎靡堕落;能使人建功立业,也能使人入狱坐牢。酒以成礼,过则败德,酒极致乱,乐极生悲。正应了一句老话“成亦酒,败亦酒”。
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效能玄妙的中华酒文化,各人体会感觉不同。时至今日,我仍觉得酒不仅仅是中国酒文化或饮食文化的重要成分,从中也可管窥人生社会乃至泱泱中华文化之一斑。一言概之,饮酒,非纯饮食之事,实乃涉中华文化之事也。
中国是酒之故乡。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五千多年的酿酒历史。酒对中国人,对中国历史进程,对中华文化影响之大,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乃至人们日常生活渗透之深,世所罕见。其影响作用绝不亚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我以为至少可以把酒之发明冠之于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那么,酒,中国古代之"第五大发明″的专利权到底归谁所有呢?
自古以来,中国人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在“酒星学说”里,相传为天界的酒曲星君“风耳大都”以神授的方式将酿酒之术传与仪狄,后集大成于杜康。又有《神农本草》所载,说酒起源于远古的神农时代。也有人认为酒是炎帝或黄帝所发明。《世本八种》谓:“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少康(一作杜康)作秣酒。”认为仪狄、少康始作酒,二人皆夏朝人,亦即夏代始有酒。杜康,即我们渭南“三圣”之“酒圣”白水古代人杜康也。当然,也有猿猴造酒说,尧帝造酒说等等,广泛流传,不一而足。
民间传说,酿酒的祖师爷杜康,酿得杜康美酒名驰天下,能使“猛虎一杯山中醉,蛟龙两盏海底眠”。这两句话,可能是中国最早最牛逼的酒广告宣传语,也可能是中国最早最霸气的酒联。广而告之后,还有“不醉三年不要钱”的豪迈诠释和豪爽承诺,以此来为杜康先生酿造的杜康美酒质量做售后“三包”担保,口气可谓空前绝后,亦可能是“三包”之开端先河。事情发展到到后来,还真演绎出了“杜康美酒喝三碗,刘伶一饮醉三年”的传奇故事。杜康与刘伶“一神酿一仙醉”的传说令中国酒和酒文化培增光彩,荣耀千秋。所以,中国人更愿相信酒是杜康发明之说,因为这更牛更有故事也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