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达到“心流”状态
如何达到“心流”状态
如何达到“心流”状态效率
心理理论之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提出过一个经典的心理学概念——“心流”。“心流”指的是我们在做某件事情时,那种投入忘我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效率很高,并且在事情完成之后有一种幸福感。那怎么才能达到或者接近心流的状态呢?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这本书里介绍了一种方法,叫做“技能挑战比”。
技能挑战比指的是“任务的挑战难度”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能力”之间的一个比例。一般来说,如果给你的任务难度太大,超出你的能力,你可能会觉得难度太大,不敢去做;如果难度太低,你又会觉得无聊,不愿意去做。可是当挑战难度和你的能力匹配时,你做的时候又比较轻松,不能达到最佳状态。只有当难度比你的能力略高一些,但又没有超出你的接受能力时,你才会进入最佳状态,也就是“心流”。
这背后的科学道理就是,当挑战稍微超出你的能力范围时,你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所以就会更加专注。这种“未知”会让我们的大脑分泌多巴胺,让人兴奋和愉悦。斯坦福神经学家罗伯特·萨波尔斯基(Robert Sapolsky)说,“未知”比任何东西都要让人上瘾。
我们再来看一个类似的理论。美国应用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生(Stephen D.Krashen)提出过一个重要理论:“i+1”。i表示学生当前的水平,1表示略高于语言学习者现有水平的语言知识,即语言的就近发展区。克拉生认为,“学生只有接触比现有语言水平稍微难一些的内容,才能掌握语言”。相反,如果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是i+0或i+2的内容,就达不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因为i+0的内容太容易,i+2及2以上的内容太难理解。
总之,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个人成长方面,不要只是去完成那些你可以得心应手的任务,而是要主动去做一些稍微高难一些的工作,这样你才能达到心流状态,真正获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