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江城子》
王君老师对九上《诗词五首》群诗整合教学。
第二课时:《渔家傲》、《江城子》、《破阵子》整合比较阅读
教学主题:问君能有几多愁?
整体设计:以“愁”为分类标准,层层分类,反复比较。
问题一:谁愁得最重?
(这是主问题。可是这个问题的提出还有另外一个功用,那就是把《江城子》给筛选出来,暂时一放。可以想象,每一个单元的诗词文章,在整合比较过程中,都未必是那样合适的。而且三首词一起比较是很容易凌乱的。我曾经将辛弃疾的三首词进行过整合比较。现在反思那节课,问题有二:第一是尽管整合同一个词人的三首词,但是我没有去尝试找到那三首词共同的核心概念;第二个问题是我没有对这三首词进行拆分,导致整堂课没有聚焦。比较只能是两者间的,或者说即使多者比较,也应该有步骤地两两比较。)
问题二:让我们暂时把苏轼放一放,说说到底是范仲淹更愁呢,还是辛弃疾更愁。
(课堂上的这一步至关重要。)
问题三:同学们不要忘了,抒情一般有两种,一种直接抒情,一种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可以通过描写记叙来抒情,大家从这个角度审视一下两首词!
(我不知道王君老师这节课是否是真实的课堂实录。以我的经验,学生在回答如上问题的时候,思维往往是发散的。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到“可怜白发生”,有的学生未尝不会说道“衡阳雁去无留意”。如果课堂上发生了这一幕,这个过渡就不适用了。所以,为了让课堂讨论更有条理,不妨在开始比较的时候就把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摆出来,这样课堂讨论会更有层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这一知识,而且应用了这一知识。)
问题四:那我们看看,同样是描写边塞,辛弃疾的笔下又是如何“异”的呢?读一读,比较一下。
(显然,王君老师对范仲淹《渔家傲》与辛弃疾《破阵子》两首词是在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的大框架内进行整合比较的。在间接抒情部分又紧紧扣住了“异”来进行比较。最后的结论是:范仲淹是壮志未酬,辛弃疾是渴望壮志再酬。不过我以为这一结论有待商榷。辛弃疾的《破阵子》以梦境写理想,最后回到现实,人老了,梦也碎了。悲哀之情溢于言表。故而,与其说辛弃疾渴望壮志再酬,不如说他是壮志难酬。范仲淹壮志未酬却还有“酬”之可能,而辛弃疾壮志难酬,却是一生命运早已注定。岂不令人悲叹!
问题五:现在我们最后来研究一下苏轼的愁。刚才有同学说他根本不愁,说说理由。
(如果说《渔家傲》与《破阵子》的比较框架是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苏轼的《江城子》则是在“不愁”与“愁”之间展开的。苏轼的《江城子》的“愁”应该逆着读出来。现实的场景固然激发了苏轼建功立业的豪情,但是“愁”却开篇便已劈头而来。一个“老夫”,一个“聊发”,一个“何日”让我们读出了词人意气勃发之外的无奈与恐慌。“壮志未酬”是否会变为“壮志难酬”呢?王君老师总结说:“现实是残酷的。在欢乐的缝隙里,我们还是感受到词人心中的愁,那想掩饰却终于没有掩饰得了,想忘记却终于没有忘记得了的愁啊。
问题六: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我们不是又读到了一个苏轼吗?还是那个要射虎要射天狼的苏轼吗?我们背背《念奴娇·赤壁怀古》。
(课外资料的拓展,是复习,也是深化对苏轼之“愁”的理解。苏轼终究壮志难酬,一声叹息!)
问题七:不管是壮志难酬的愁还是渴望壮志重酬的愁,在英雄的笔下,愁还是和女子是不一样的。同学们再比较一下两位女子表达的愁和三位男儿表达的愁吧。
(这是否是豪放与婉约之别?还真不是。因为男性词人也写婉约,而女词人也不乏豪放,不应以性别来判别词的美学特质。在此,王君用“凄凉”来表达女子之愁,用“苍凉”来表达男子之愁。这种区别是较为合理的。)
【总评】
纵观王君两节课的整合比较阅读,突出特点为四:
一是以性别归类,遥指结课时要求学生对不同性别词人所写之词的美学特点的认知。
二是两两比较,搁置特殊。整个设计有步骤,有层次,将一个大问题分解为不同的小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如庖丁解牛,“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三是比较必有框架:形象描绘与动作传达,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不愁与愁。这一个个的框架就像被精心开辟的一个个战场,为学生在文字间出生入死的搏杀提供了一个作战地和训练场。
四是不离文字。语文最终教的是语言,是要让学生从字缝间见词人,见自己,见众生。离开了语词空谈整合与比较,就会像被高高举起的“安泰”丧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