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是孩子还是对错?
朋友最近又跟孩子吵架了。他一进来就跟我哭诉,现在孩子太叛逆了,他竟然对我说脏话。我可是他妈。我说:“我很好奇发生了什么?亲爱的?”他回答:“今天早上,孩子起床要找马甲,可是一直找不到,我就很生气,昨天他不找好,今天翻箱倒柜。我就说了他几句,结果我们就吵起来了。他还对我说脏话,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叛逆?他对我说话,永远都是那么怒气冲冲的,我是他妈,但是感觉是敌人”说着,又哭了起来。 我一直在旁边陪着他哭。直到他哭痛快了。我才说话。”我知道你很委屈,亲爱的,你一大早起来还得弄孩子,还得忙自己的事情。孩子又突然给你个新的任务,找不到马甲,你很着急。很难过。”他回答:“是的,还是你最理解我。”然后,我又问,:”你想要我跟你一起批评孩子,指责孩子吗?”他愣了下,:“没有呀。我只是想让他知道他错了。” 很多大人一味追求:“我批评你,是因为你错了。”“我是为你好,才批评你。”结果,别人好像并不领情,还跟你对着干,有些人就会很痛苦。甚至进一步还破坏了亲子关系,朋友关系甚至上下级关系。“那我该如何?” 我们一直都说,孩子努力学习,天天向上。那么我们呢?很多时候,学习过了,才知道自己对孩子还有很多成长空间。其实你的痛苦,只有你自己能解决。最近我看了一本书《越过内心那座山》,其中有个内容就是讲。我们太执着与自己的“正确”和对方的“错误”了。我们以为批评别人是为了对方好,其实,恰恰相反。批评不能使人进步。 所以如果你总是觉得自己对,那么就会把孩子越推越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5608762/109389dec88b00dd.jpg)
书中片段: 当我们开始抱怨,开始纠结于对方的“罪行”时,这种指控便不能使任何人获得力量。没有人能在批评中成长。所以,永远不要去批评别人。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不去批评别人,大多数人也可以不去批评自己。因此,我们能远离不切实际的期待,同时也远离因这些期待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我对承受我愤怒的人非常挑剔,因为在我愤怒时,我才是受罪的人。
What:这段书书里写的是,不要去“批评”别人。要跟孩子”合作“。如何跟孩子一起面对问题?这就需要大人不要争对错。
Why: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概念里,“我批评你是为你好。”“你做错了,我要批评你。”“我爱你才批评你。”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让对方内疚,并不是为了让对方记住这些错误。没有人能在批评中成长。真正成长的是,我们对待这件事情的做法。
How:当真的发生冲突了,我们该如何去做呢? 1.看到他人的本来面目。请写下目前与你发生冲突的一个人的名字。接着,在名字的后面写下你对这个人的所有抱怨。比如:我的女儿粗鲁又不知感恩,她直呼我的名字,而且还说脏话。她不尊重我。她经常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还很晚才回家。现在,请重新写一次,只陈述你观察到的内容,不用把这些话进行编辑整理,也不用添加解释,不带评判和猜疑。我看到你这周有三次迟到了3分钟,我看到你把袜子丢到餐桌上了四次。 2.提出个简单的问题,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兴趣。 3.描述自己想法:注意不要责备或羞辱对方,说出你想要表达的。 4.邀请对方和你一起拟定一个计划:“对于我们彼此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你有什么想法吗?”如果冲突不能马上解决也没关系。重要的是选择一种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并让与对方 的关系优先于对权力和控制的需求。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亲子之间,夫妻之间甚至上下级之间,只要你想跟对方心平气和的沟通都可以试试。
针对刚才的内容,我邀请朋友接下来做个练习,假如我是朋友女儿,早上要找马甲。如果用书中的方法,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早上要出门,这周发生过三次找不到马甲的情况了。2.问女儿:是发生了什么情况吗?女儿说,晚上把马甲不知道脱哪里了。3.对我来说,按时出门,按时到校很重要。4.邀请对方: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件事吗?孩子说, 我可以固定把马甲放到凳子上。或者干脆就不穿马甲。呀,原来解决只需要这四步就可以了。
朋友跟我说,还有件孩子晚归的事情,也可以用这个来解决吗?我说,可以试试。原来最近孩子每次回家来都很晚了。都11点多了,朋友自认为非常担心,可是一跟孩子说,孩子就认为家长在指责她。
我来扮演他的女儿:1.描述事实:“我注意到,你这周有三次超过了11点才回家。”2.好奇提问:我很好奇,是发生了什么事吗?”3.描述自己想法:“对我来说,让你有充足的睡眠很重要。而且,我想在知道你安全到家才能睡觉。4. 你下次能不能在11点前回来,让我去接你?或者,你有更好的办法?” 朋友开心的抱着我说,谢谢你,亲爱的,我就知道你会有好办法。我笑着说,不是我,是书本里的智慧。建议你也有时间看看这本书。里面有很多其他的内容,或者也可帮到你。你也可以把书里的办法介绍给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