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如《不抱怨的世界》
书名:《不抱怨的世界》
作者:威尔-鲍恩
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马太福音 12:34 下 和合本)
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是在高中课堂上,那个一直不爱阅读的朋友突然买了本书,书名叫《不抱怨的世界》,紫色封皮,随书赠送手环一个。他说是冲手环买的。
随手翻翻,把它归类到了鸡汤书一类,大意就是“不抱怨”。
然而老书新读,又激动地学到了两个个新知识点,一个感悟,一点拙见,供你参考。
首先给抱怨下个定义:抱怨=负面情绪表达+事实(或有偏差的事实)
①费斯丁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你遇到的事情组成,而另外90%由你的反应组成。
抱怨=试试+负面情绪表达,属于魔法攻击,受伤害最深损失最严重的也是情绪,不管是自己还是他人。
所以运用元认知监控这个“大脑工厂”,描绘事实,不发表情绪。让生产的信息全都通过ISO9001。
②gripe,他人的抱怨和解决方案
G对缺关注的伙伴,那就给认可+积极提问。
比如:
Q:“没有人跟我玩,好讨厌好讨厌,嘤嘤嘤”
A:“我理解你想要和伙伴们一起游戏的心情,那一个人怎样玩会更有趣呢?”
R推卸责任,给演示。“如果我是你,我会. . . ”
I引人羡慕,这样的抱怨者是不成熟的,夸就行。如你同事跟你说“老板是傻逼”,那么夸就行,别被老板听到。
P操纵力。告状,解决用引导,不偏袒。
E借口。围绕于虚伪或事实的借口的辩论没有任何意义,关注以后,寻求改变――你下次决定怎么做?
以上5类5法,多练习,也是作为“教练”必备的沟通技巧。
③不抱怨的世界?No!抱怨也有好的一面。
可以说科技发展必然离不开“抱怨”,雨天打车麻烦就有了滴滴,嫌弃食堂就有了校园外卖等等告诉我们,抱怨的背后,是需求。而“需求”,是自我探索(让我们自己更加了解自己)的窗口,也是创业想法的泉源。
如何把抱怨为我们所用?
来看下面这个流程图:你就明白了:
需求―能力不匹配―抱怨―觉察需求―开始行动―自己成长或外界改变―重新匹配
归根结底,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抱怨的背后,就蕴藏着行动的可能,也有那个最好自己的影子。抱怨的背后,是需求。
回到开头那句话: 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从抱怨我们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不如让自己内在变得美好,让别人从你的语言中发现更多真理智慧的光彩。
我们需要抱怨来发现,更需要智慧来觉察。
愿你我都做智者。
抱怨不如《不抱怨的世界》